基金业跨越式发展长镜头:十年规模超47万亿元 双向开放谱新篇
时间:2022-10-20 00:00:00来自:证券日报字号:T  T

十年栉风沐雨,十年春华秋实。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基金业质量进一步提高,坚持创新投资、责任投资,主动服务国家创新发展战略,与资本市场一道砥砺奋进。

这十年,基金业百花齐放、各展所长,公私募基金管理规模合计突破47万亿元,创下历史新高,并成长为居民财富管理和养老金融服务的中坚力量。

这十年,基金业致力于专业化组合投资、价值投资、风险管理,在资产配置、交易定价、风险缓释等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成为资本市场重要的长期机构投资者之一。

这十年,基金业双向开放举措渐次落地,公私募基金领域外资参与程度稳步上升,境内公私募基金则通过设立境外子公司或分支机构参与多元化的全球市场,双向开放局面向好。

财富管理市场的中坚力量

扬鞭策马,一日千里。

十年间,基金业从无序生长到规范发展、激浊扬清,也促使更多基金从业者开始反思。从业十余年的中金基金权益部执行总监、基金经理许忠海对此感慨颇深。

“2015年任职基金经理时,由于自己的成长型投资风格与当时市场主线契合度较高,所管基金产品取得良好业绩。后来随着市场宽幅波动,才意识到并无做好应付系统化风险的准备。”许忠海回忆称,面对所管理账户每日大幅波动时,心理压力极大。不过,正是那段日子的沉淀,让他对自己的投资框架和逻辑进行了深刻反思,开始在坚持聚焦成长股、与优秀公司共成长的基础上,不断拓展“能力圈”,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

投资“老兵”的浮沉感悟,其实也是基金业十年间步履不停奔腾向前、资本实力今非昔比的最佳写照。

早在2012年,时年14岁的公募基金管理规模仅有2.8万亿元,产品数量为1000余只;十年后,公募基金管理规模突破27万亿元大关,产品数量超万只。规模数量十年增长均超8倍,公募基金业实力显著增强。

与公募基金联袂创“硬核”记录的还有私募基金,并正从量的增长向质的提升迈进。截至2022年7月末,存续私募基金管理人2.43万家,管理基金数量13.58万只,管理基金规模超20.39万亿元,基金数量和管理规模均跃居世界前列。

博时基金董事总经理兼权益投研一体化总监曾鹏认为,“过去十年,基金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在享受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红利的同时也支持了国家实体经济建设。”

十年间,基金产品类型日益丰富,为投资者提供了包含股票、混合、债券和QDII等不同风险收益特征产品。同时,创新产品层出不穷,公募REITs、ESG主题、各类ETF、FOF,以及“固收+”等创新产品的推出,也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基金服务实体经济,在融资和匹配投资者理财需求方面的路径和方式。

基金业专业化能力显著提升,财富管理功能不断增强。截至2021年末,公募基金投资者数量超5.4亿,累计向投资者分红达3.8万亿元。

公募基金勇担服务国家养老事业的时代责任,为养老金的保值增值贡献专业力量。截至目前,受托管理各类养老金资产超4万亿元,并创造了良好的长期收益,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

2018年资管新规的出台对维护金融体系稳定起到积极作用,基金业由乱而治,但由此对基金公司转型带来的短期阵痛不可避免。鹏华量化及衍生品投资部副总经理、基金经理苏俊杰坦言:“资管新规推出后,鹏华基金量化部的分级基金面临巨大规范整改压力:存量产品需在过渡期内按要求完成转型,任务艰巨;当年也是国内ETF发展元年,而鹏华基金在ETF领域的产品布局起步晚、底子薄,需快步跟上。顺势而为谋转型、拓布局是鹏华基金的应对之策,也是主动与时代同步的具体表现。”

2019年,在资管路上迈出第一步的聚宽投资还不是百亿元级私募。公司合伙人、总经理王恒鹏介绍:“彼时,聚宽投资正在困境中艰难转型,资管业务尚未形成规模化的收入,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持续为负,公司账上的货币资金余额不到1000万元,随时可能倒闭。在此背景下,聚宽投资通过量化投研和资管‘两条腿走路’变现,探索出完整的商业模式。现在看来,正是因为2019年的浴火重生,才有了聚宽投资之后两年的快速成长。2021年下半年公司资管规模已突破百亿元。”

苏俊杰认为,历经十年的深化改革和锐意创新,资本市场和基金业的新蓝图正从愿景走入现实。

与实体经济同频共振

生逢其时,责任在肩。

回望过去十年,A股市场几经震荡,市场风格与板块轮动。面对市场极端低迷或风格剧烈切换时,从业数十年的苏俊杰也曾有过焦虑和迷茫。

苏俊杰坦言,“所谓高光时刻可能是市场的相对高位,而事后看所谓困难时刻往往又是最好的进场时间,危和机总是相伴相生。因此,只有坚持深入基本面研究和践行中长期投资,才能做市场中的‘长期生存者’,为投资者创造价值,为资本市场健康发展贡献正能量。”

苏俊杰“以身作则”的坚守,其实也是基金业主动作为、与实体经济同频共振的一个缩影。如今,基金业已发展成资本市场重要的长期机构投资者和直接融资体系的重要力量,并在促进创新资本形成、发挥资产定价和稳定市场功能、助力资本市场深化改革与实体经济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十年来,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