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证券报】
●精准服务实体经济大型银行保险机构加大投融资力度
多家大型银行保险机构10月16日发布公告,披露今年以来支持实体经济运行的情况。公告显示,前三季度,各大行加大信贷投放力度,贷款规模实现较快增长;保险公司服务实体经济投资规模进一步提升。
●证监会正研究制定外资适用特定短线交易制度便利外资投资A股市场
上海证券报记者从监管部门获悉,为进一步提高外资投资A股的便利性,证监会正在研究制定外资适用特定短线交易制度的两项政策,即允许符合条件的境外公募基金参照境内公募基金按产品计算持有证券数量,豁免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适用特定短线交易制度。相关思路和措施已基本明确,正在履行相关程序,条件成熟时将依法公布实施。
●一批公司奔跑在回购增持路上年内A股回购增持金额已超千亿元
10月14日,沪深交易所优化完善回购增持规则,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旨在进一步提升回购增持的制度包容性和实施便利性。在此背景下,一批上市公司积极响应,加速奔跑在回购增持路上。
【证券时报】
●证监会研究明确外资适用特定短线交易制度
证券时报记者从监管部门获悉,为进一步提高外资投资A股的便利性,证监会正在研究制定外资适用特定短线交易制度的两项政策,即允许符合条件的境外公募基金参照境内公募基金按产品计算持有证券数量,豁免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适用特定短线交易制度。相关思路和措施已基本明确,正在履行相关程序,条件成熟时将依法公布实施。
●回购增持新规顺应市场需求上市公司火速跟进传递信心
上市公司积极响应回购增持相关规则修订。据证券时报记者统计,自证监会10月14日发布修订公告后,沪深两市上市公司累计发布近百份回购、增持计划公告。多家上市公司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修订方案有利于提高上市公司、董监高回购增持股票的积极性和便捷性,对于建设健康、良性的市场投资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国有大行发挥服务实体经济支柱作用
10月16日,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5家国有大行均发布前三季度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积极成效的有关公告。各项数据表明,国有大行前三季度信贷投放规模快速增长,信贷结构进一步优化。此外,邮储银行在10月10日也披露前三季度客户贷款数据,收入、利润等核心财务指标均实现进步。
【证券日报】
●提高外资投资A股便利性证监会正研究制定外资适用特定短线交易制度
10月16日,《证券日报》记者从监管部门获悉,为进一步提高外资投资A股的便利性,证监会正在研究制定外资适用特定短线交易制度的两项政策,即允许符合条件的境外公募基金参照境内公募基金按产品计算持有证券数量,豁免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适用特定短线交易制度。相关思路和措施已基本明确,正在履行相关程序,条件成熟时将依法公布实施。
●科创板做市交易准备就绪提升股票流动性释放市场活力
10月15日,上交所表示,目前,上交所已完成各项准备工作,科创板股票做市交易业务上线已准备就绪。截至10月14日,经中国证监会核准,前后两批14家证券公司取得了上市证券做市交易业务资格,标志着部分证券公司已具备开展科创板股票做市交易业务的条件。
●逾200家深市公司发布三季报预告超九成预喜锂电龙头业绩增长强劲
进入10月份,上市公司陆续披露三季报预告。数据显示,截至10月14日,共有209家深市上市公司发布2022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告,其中197家业绩预喜(含续盈、略增、预增、扭亏),占比94%,主要分布于电子、基础化工、电力设备等制造业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