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导读
三季度央行问卷显示,居民收入改善,就业更为严峻,居民投资意愿低位回升,储蓄意愿仍居高位,物价预期上升,房价预期未见改善。企业资金状况好转,经营景气和盈利指数边际走弱。银行贷款需求整体回升缓慢,除地产贷款需求指数仍下降外,基建、批发零售贷款需求以及制造业指数均小幅回升,货币政策感受继续转宽。综合看,本轮宽货币至宽信用的传导效果不及以往,预计本轮社融企稳回升的幅度有限,对经济的实际作用也弱于以往。因此,Q4货币流动性仍将维持整体宽松状态,降准可期。
摘要:
上周聚焦:三季度央行问卷出炉,经济小幅回暖,贷款需求回升缓慢?居民端:收入有所改善,消费意愿低迷,物价预期上升。1)收入端来看,居民收入有所改善并预期下季度收入继续回升,对当期就业形势感受仍严峻。四季度“稳就业”仍是政策重心。2)支出端来看,居民消费意愿低迷,整体水平有所下降,但大额商品、社交文化和娱乐、旅游的消费占比较Q2提升;储蓄意愿仍保持高位,在收入增加与未来不确定性综合影响下,投资需求低位回升。3)价格端来看,居民预期物价在二季度基础上继续上升,房价转弱预期延续。
企业、银行端:经济热度小幅回暖,企业经营状况仍处低位,银行贷款需求回升缓慢。1)企业和银行的宏观经济热度略有回升。企业端和银行端的宏观经济热度较Q2均小幅增加,但经济热度恢复速度偏缓,银行家的经济热度指数回升比例高于企业家。2)企业端来看,经营状况仍处于低位,企业资金状况有转好趋势。企业原材料成本负担减少,出口订单与国内订单有不同程度回升,资金周转平稳。但受疫情影响,产品销售价格走低,盈利较Q2减少。3)银行端来看,贷款总体需求回升缓慢,货币政策感受强烈。基建和批发零售是贷款需求总指数回升的主要驱动力,地产贷款需求仍未见改善。货币政策感受继续上升3%,已至历史高位72.3%。
展望后续,我们认为本轮宽货币至宽信用的传导效果不及以往,Q4社融企稳反弹幅度有限,对经济的实际作用也偏弱。Q4货币流动性即便存在边际上将趋紧,但仍将维持整体宽松格局,降准可期。
国内经济:三大需求边际改善,产业链景气度部分回升。上游:原油、铁矿石价格下跌,焦煤价格上升,炼焦煤及铁矿石库存量下降;中游:
水泥价格持续上涨,螺纹钢和动力煤价格继续下降;下游:商品房成交面积、北京拥堵延时指数、上海地铁客运量转降为升,土地成交面积下滑;通胀:猪肉价格、蔬菜价格、南华工业品价格均上升;金融:利率总体下行,信用利差延续上升趋势,人民币较美元贬值,较欧元升值;三大需求:商品房成交面积整体上升,全国二手房挂牌出售数量、价格均下降,基建投资表现和外需景气度均有所改善;产业链:农产品期货价格多数上升;石化、黑色、有色产品价格多数有不同程度的降幅,部分价格有所回升。汽车产业链有走强趋势,电子景气度持续下滑。
下周关注:下周中国公布9月经济数据、MLF投放、LPR报价;美国公布9月工业产出指数环比、原油和石油、天然气库存等数据;欧盟公布ZEW经济景气指数、9月CPI同比等数据;日本公布9月CPI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