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证券报】
●前8个月服务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20.4%服务贸易开放发展有望稳步提速
我国服务贸易继续保持平稳增长态势。商务部10月12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1至8月我国服务进出口总额达到39375.6亿元,同比增长20.4%,知识密集型服务进出口同比增速也达到两位数。上海证券报记者获悉,为促进服务贸易开放、创新发展,政策层面还将出台包括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示范区总体方案、增设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等举措。
●北交所:综合施策推动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
全国股转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北京证券交易所董事长周贵华在最新出刊的《多层次资本市场研究》上撰文表示,北京证券交易所(下称“北交所”)将从推动北交所高质量扩容、提高上市公司规范水平、支持上市公司做优做强、打造合规诚信负责的上市公司群体、凝聚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强大合力五方面入手,综合施策推动北交所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
●上交所发布优化13条指数
日前,上交所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制造、科技创新等重点领域,指导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发布、优化了上证信息安全、上证基建、上证养老产业、中证银发经济、中证高端制造、中证乡村振兴债等13条指数,进一步完善指数体系,多维度聚焦服务国家战略,突出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制造等投资标的,更好满足中长期资金配置需求。
【证券时报】
●改革红利不断释放上市央企“勇挑大梁”
2022年,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迎来攻坚之年与收官之年。《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发布以来,沪深交易所市场总计445家央企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锐意进取攻坚克难,体现出较强的经营韧性,长期价值投资凸显。
●沪深交易所优化发布一批指数引导长期资金配置
日前,上交所指导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发布及优化了上证信息安全、上证基建、上证养老产业、中证银发经济、中证高端制造、中证乡村振兴债等13条指数,进一步完善指数体系,多维度聚焦服务国家战略,突出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制造等投资标的,更好满足中长期资金配置需求。
●员工持股计划受追捧年内已实施金额超245亿元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截至10月12日)共有222家上市公司发布228份员工持股计划(以预案发布日为统计口径),相比去年同期的176份,增长26%。从计划持股金额看,今年公布的员工持股计划资金规模超过361亿元;其中已实施的员工持股实际金额也超过245亿元。从股份来源看,多数公司员工持股计划股份来源为上市公司回购。
【证券日报】
●多地部署四季度稳经济工作稳投资促消费仍是重头
9月28日召开的稳经济大盘四季度工作推进会议强调,四季度经济在全年份量最重,不少政策将在四季度发挥更大效能,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稳经济举措如何接续发力?据了解,近日,多地部署四季度经济工作时,将稳投资、促消费作为重要抓手。
●税费支持政策步步加力为企业创新送上“及时雨”
中国企业联合会研究部研究员刘兴国对记者表示,为缓解企业发展压力、稳定投资发展信心和改善增长预期,国家再次出台新的税费减免或缓缴政策。这些惠企政策的出台与落实,可以为四季度的经济发展注入更多活力与动力,从而有效稳固三季度以来经济企稳恢复的良好态势。
●多款数字人民币“硬钱包”亮相有产品“圈粉”近45万人
记者注意到,数字人民币硬件钱包面向大众落地的脚步正在加快。据美团方面日前披露的数据显示,中国银行联合美团发布的首款面向大众流通的数字人民币硬件钱包产品,已吸引近45万人预约申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