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做成大事,是需要时间的。我们选择的一定是真正能够做大的道路,那就是稳健可持续发展,并不断寻找突破。”在长达三小时的访谈中,科兴制药董事长邓学勤始终展现着将科兴制药打造为“高品质生物药领导者”的耐心与决心。
邓学勤是科创板上市公司科兴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科兴制药,证券代码:688136.SH)的掌舵人。秉持对我国科创产业长期发展的信心,经过十余年的潜心经营,他将科兴制药逐步打造并使之成长为中国重组蛋白药物的领军企业,并于2020年12月强势登陆科创板。据了解,目前科兴制药旗下人干扰素α1b“赛若金”、人促红素“依普定”在各自细分市场中份额分居第一及第二,公司围绕抗病毒、肿瘤、免疫等领域布局了众多研发管线,山东生产基地落成并按照欧盟标准建设,在新兴国家及欧洲市场的商业化布局已有深厚积累。
科兴制药蓬勃发展的背后,强劲的推动力从何而来?作为一家拥有三十余年历史的老牌药企,科兴制药在医药创新大潮中怎样突围?作为多产业跨界经营的企业家,邓学勤又将如何帮助科兴制药实现“高品质生物药领导者”的长期愿景?带着疑问与好奇,我们来到科技、金融、医药等高新技术行业上市公司云集的深圳市南山区粤海街道,跟随着董事长邓学勤的讲述,共同探寻他掌舵这家独特药企背后的企业家精神,以及科兴制药未来发展的方向。
企业哲学为纲
全力打造医药产业核心
“我是一个做企业的。”这是访谈期间邓学勤反复向笔者传达的自我定位,“从创业至今,我始终站在企业视角,以商业思维思考事情。”他的表达虽朴素,但背后是作为一名企业家,其20多年秉持初心、推动多板块实现稳健发展的清晰认知。正是在他的带领下,科兴制药专注于抗病毒、肿瘤与免疫、血液、消化、退行性疾病等治疗领域,率先打造新型蛋白、新型抗体、核酸药物等前沿生物技术平台,特别是近两年在研发创新和海外商业化上的成绩亮点纷呈。
对国家政策的前瞻性判断和长期主义的坚持,是支撑科兴制药产业稳健可持续发展的底层逻辑。“在商业工作过程中我一直注重战略思考,并且思考的跨度往往要穿透10年甚至20年。”邓学勤不无感慨地说道。
过去二十年来,城市化大潮下地产无疑是发展最快、创造财富最多的行业,也是邓学勤产业布局的起点。但不同于依赖高周转模式攻城略地的众多房企,早在2005年,邓学勤即坚定了自持物业的发展方向。“中国城市化高峰期带来的最大价值,是在核心城市拥有核心资产。”邓学勤指着五百米外的标杆项目科兴科学园表示,后者被称为“中国奋斗第一楼”,在经济下行周期中仍保持着极低的空置率,汇聚高科技企业四百余家,上市公司达32家,年产值超两千亿元。
不局限于不动产投资,“自持物业为主业,前瞻性产业为未来主业”是邓学勤十几年前就已定下的发展战略。“当时,我们预判中国房地产高峰期将在2020年左右结束,以地产为主业的同时还要选择有前瞻性的产业作为未来主业,这个未来主业将成为城市化高峰期后集团的主业。”聚焦邓学勤的产业布局,生物医药无疑就是其口中最具前景的前瞻性科创产业,而科兴制药便是其全力打造的下一个产业核心。
“不迎合、不赶时髦,坚定我们当时的商业判断,企业的本质还是经营管理,这是过去这么多年的商业经验给予我的启示,也是这两年行业寒冬下我们依然能坚挺并且各产业板块逐渐各自成军、开枝散叶的主要原因。”在邓学勤眼里,跨行业经营背后的本质思维都是相通的,非医药出身不仅没有掣肘科兴制药的发展,反而帮助科兴制药从更高更长远的视角走出属于自己的路。面对市场及笔者团队的疑问,邓学勤自信地回应道:“我认可药企的首席科学家需要医药出身,但你看全球前二十的医药企业里,只有少数企业的掌舵人出身医药。”
相比其他药企,科兴制药在企业经营管理上有一套清晰的逻辑,尤其是在商业机会判断、组织搭建管理、经营风险规避等方面优势明显。而这也是邓学勤对于在未来30年中,推动科兴制药成长为中国“高品质生物药领导者”的信心来源。
“优秀的企业就是要这样敢于挑战困难,在设定企业路径时,目标必须超越现有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内部始终充满张力。”时至今日,相比生物药头部企业,科兴制药虽仍处于发展早期,但在长期主义发展思路的持续推动下,它在医药领域终能复现“科兴科学园”的辉煌。
前瞻商业判断
新兴市场开拓勇破局
纵观中国医药产业发展,医疗体制改革及带量采购政策是近10年以来最值得关注的重点。一方面,我国作为全球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药品市场,在占据行业绝大部分附加值的创新药领域差距明显,只有推动改革,才能加速实现创新医药发展,在医药这一事关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拥有话语权。另一方面,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医保支付压力也日益凸显,带量采购、医保谈判、DRG及DIP等各项措施加速落地。创新医药发展趋势及政策变革的大背景,给我国数千家药企递出了时代的考卷。
“生物医药经济未来会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信息经济后中国最发力的一个经济形态。”邓学勤谈及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