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行业十年蝶变:技术迭代更新 市值增长六倍
时间:2022-10-12 00:00:00来自:上海证券报字号:T  T

在协鑫科技的江苏徐州厂区东部,藏着一个曾被协鑫视为“最高机密”的地方——全球首个模块化FBR颗粒硅基地。在这里,有一个巨大的蓝色“脚手架”,上面倒挂着一个个大罐子,这些正是FBR颗粒硅流化床。

FBR颗粒硅,即硅烷流化床法的颗粒硅技术路线,是一种在流态化床内进行化学气相沉积制成、平均粒径为2毫米左右的颗粒状多晶硅。和耗电量极大的西门子法多晶硅生产技术路线相比,颗粒硅的每公斤综合电耗不到15度,降低70%以上。

一位协鑫内部人士告诉记者,这些大罐子叫移动产品罐。颗粒硅主要在这些罐子里反应制备,蓝色的流化床架可方便罐子的吊装。当反应完成装满后,只要将罐子直接从架子上吊下出料,进行质检和无接触分选包装后,成品即可发货。

自从协鑫宣布颗粒硅研发成功后,这里就成了光伏行业最神秘之处。“有段时间,我们甚至想用一块大罩子把生产装置罩起来。”上述人士笑道。

这么做可以理解:十年来,中国新能源产业可谓日新月异,每一两年就有一次大规模技术创新,颠覆性的技术迭代并不鲜见,在全世界崭露头角。这背后既有政策推动,也有颗粒硅、钙钛矿、麒麟电池、刀片电池等企业自主创新成果不断降本,还有市场竞争因素。

翻天覆地:

新能源上市公司市值大增

在产业政策和市场需求的驱动下,新能源上市公司市值大幅增长,尤其是光伏企业。目前中国已形成从工业硅、高纯硅材料、硅锭/硅棒/硅片、电池片/组件、逆变器、光伏辅材辅料、光伏生产设备到系统集成和光伏产品应用的产业链,并且在各主要环节均形成了一批世界级龙头企业。

十年间,A股新能源板块市值增长了约六倍。数据显示,2012年9月底,A股新能源板块的总市值为7784.51亿元;到了今年9月底,这个数字为46487.58亿元。

作为国内最大的风力发电机组整机制造商,十年间金风科技总市值从184亿元一路涨至最高833亿元,最新市值为479亿元。东方电气是全球最大的发电设备供应商和电站工程总承包商之一,该公司市值规模从最低200亿元左右涨至今年9月的700亿元以上。

光伏企业市值增长更为惊人。2012年底硅片龙头TCL中环市值为112.05亿元,目前市值在1400亿元左右;2012年底组件大厂东方日升市值为24.25亿元,最新市值为227.3亿元。

2011年11月上市的光伏逆变器龙头阳光电源,市值从上市之初的62.22亿元一路攀升,并在去年7月30日达到最高点——2675亿元,目前仍在1700亿元以上。

“近年来,在产业政策和市场需求的驱动下,我国光伏产业实现了飞跃式发展,已成可参与国际竞争并取得领先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理事长、阳光电源董事长曹仁贤近期表示。

曹仁贤表示,目前中国已形成从工业硅、高纯硅材料、硅锭/硅棒/硅片、电池片/组件、逆变器、光伏辅材辅料、光伏生产设备到系统集成和光伏产品应用的产业链,并且在各主要环节均形成了一批世界级龙头企业。中国光伏产业链具备显著的效率、成本、上下游配套等优势。

不过,十年前的新能源行业却是另一幅景象。2011年和2012年,国内光伏业在经历了价格暴跌、库存激增、债务高企等一连串打击后,陷入前所未有的“寒冬”。无锡尚德、江西赛维、南京中电、河北英利等曾经的行业龙头,或破产重整,或销声匿迹。

为何短短十年,整个新能源产业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

热门赛道:

政策支持不断加码

新能源产业面临的机遇,一是行业政策密集出台、利好不断;二是电网加大投资力度,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加快推进。

在锦浪科技董事长王一鸣看来,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是因为赛道非常好。这个赛道有多好?130多个国家和地区明确了碳中和的方向,世界主要经济体积极推动经济绿色复苏,新能源产业迎来重大发展机遇。

天合光能董事长高纪凡表示,一系列行业支持政策对国内光伏市场快速增长起到了关键作用。政策支持主要分为三阶段:第一阶段是2012年之前,即项目示范阶段,当时产业还呈现“两头在外”的特点,即原材料靠进口、市场靠出口。第二阶段是电价补贴、规模发展阶段,2013年,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从2016年起通过实施光伏“领跑者计划”,引导行业技术升级,推动行业成本持续快速下降;2019年后开始实施竞价。第三阶段是平价无补贴、高质量发展阶段,自2021年起,中国光伏发电除户用光伏外,全面实现无补贴发展。

许继电气软件公司董事长周水斌表示,新能源产业面临的机遇,一是行业政策密集出台、利好不断;二是电网加大投资力度,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加快推进。

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碳中和发展研究院院长黄震表示,全球正面临一次新的能源转型,从原来的煤、石油、天然气为主的化石能源转型可再生能源。这次转型有科技进步的作用,但更重要的是政策推动。

技术迭代:

新能源与传统能源分庭抗礼

过去十年,陆上风电发电成本下降56%、海上风电发电成本下降48%,大型地面光伏电站发电成本下降85%。同时,锂电池成本下降80%,能量密度提升三倍,新能源车续航里程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