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长假后的首个交易日,大盘高开低走,一路震荡走低,科技股、白酒股大幅下挫,拖累了大盘,时隔107个交易日,结构风险爆发,大盘再度跌破3000点整数关口。大盘再度跌破3000点,个股出现了大面积恐慌性杀跌现象,市场情绪极为低迷。是什么原因导致大盘跌破3000点,该如何看待大盘跌破3000点,后市A股还有机会吗?面对市场关心的问题,我们的观点是:不破不立,先破后立,跌出来的机会,后市无论系统性,还是结构性,机会远大于风险。
今年的最大风险就是“涨出来的风险”,无论是“茅”股的轮番杀跌,还是“赛道”股的冲高回落,都是股价涨至历史高位后的大幅回调,尽管“茅”的下跌与“赛道”股的回调性质完全不同,即“茅”股下跌是经济周期的转变导致经济基础改变所致,“赛道”的下跌是资金的获利回吐,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股价涨到极致,这是引发“茅”股与“赛道”股股价大幅调整的内在逻辑。
内外因素的双重打击,大盘跌破了3000点。不破不立,先破后立,这是A股市场处于底部将走出反转走势的历来风格,大盘跌破3000点后,市场已出现了极度恐慌的杀跌现象,20%跌停板股罕见地出现了5家,跌幅超过5%个股有409家,这意味着更大的“跌出来的机会”在呈现,A股后市无论系统性,还是结构性,机会远大于风险。
从技术上看,大盘跌破3000点后,2957点附近有较强的技术支撑,技术上的严重超卖,加之技术上的支撑,短线大盘继续回落的空间有限。“地量”之后必有“地价”,节前两市成交量为“地量”,周一大盘放量跌破3000点,“地价”何时出现,或许就在近日的盘中。操作上,关注跌出来的机会,逢低关注“低位、低价、低估值”的“三低”股,以及近期被错杀的超跌股,回避股价高高在上股。
风险提示:地缘政治冲突加剧;美联储加息幅度再度加大,市场风险偏好再度被压制;疫情再度反复,继续对经济形成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