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际环境看我国经济转型:新发展格局有何成效?
时间:2022-10-11 00:00:00来自:中泰证券字号:T  T

新发展格局的提出既是前期实践经验的总结,又是在对国际国内形势深刻把握的条件下,所指明的未来工作方向,是“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必然要求”。

那么,新发展格局建设取得了哪些成效?对促进我国经济转型发挥了怎样的作用?本报告对此进行展开分析。

夯实增长质量,注重集约发展。对我国而言,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更强,消费拉动作用相对偏弱,而当前投资效率持续下滑,投资驱动步入尾声,进而我国开启传统产业转型,摆脱投资拉动经济的模式。从国际经验来看,日本和韩国在经历增长中枢下移后,均经历了由传统工业逐步转换为科技含量较高的高新技术产业,成功实现了高收入之下的稳健增长。

而作为反面教材的拉美国家,则因未能成功转型而陷入百年失落。各国经济转型成功抑或失败的案例都已阐明了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的必要性。

与之相伴随的,创新能够降低消费成本从而拉动内需。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理念下,我国已然开启经济转型之路,创新实力稳步增长。科研经费投入是科技创新活动的必要前提,而我国经费投入不断取得突破,大量的科研投资也带来了可观的成果。产业和重点科技层面,我国也取得了显著突破。最为突出的是5G相关技术。新发展格局也伴随着要素利用效率的提高,值得一提的就是“双碳”工作的推进,经济增长的能源效率显著提高。

促进共同富裕,释放内需潜力。“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之下,内需对于经济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而共同富裕特别是脱贫攻坚任务的如期完成,有助于推动居民收入增长和收入差距的缩小,进而释放潜力。美国等发达经济体经验已经表明,贫富差距过大时危机频发,而收入差距缩小时经济稳健发展。我国扶贫取得决定性进展。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致力于打赢脱贫攻坚战,并已取得显著成果。2020年底,我国已实现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告别绝对贫困,“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从居民收入分配结构来看,中国居民基尼系数自2008年到达顶点后持续回落,而同期美国基尼系数却在震荡上行。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一次分配稳步推进、二次分配显著改善和三次分配逐渐向好”的收入分配调节态势。

供应链自主可控,积极开展区域合作。在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的背景之下,外循环逐渐面临着运转不畅的问题,表现为我国出口阻力的增大。除对我国的贸易限制之外,客观经济条件的变化也对出口形成了阻力。在疫情引发全球供应链紧张的环境下,全球兴起了产业链本土化的政策倾向。这些本土化产业链规划和剔除我国的区域性产业链协定无疑对我国的科技和产业链发展带来极大的阻断。因此尖端科技的国产替代就尤为重要。随着我国的“双链”融合战略不断推进,重点科技和产业的国产化率进程也不断实现突破,如C919大飞机和芯片等领域取得的进步。在稳步推进国产化替代的背景之下,我国也在积极建设区域合作环境,通过区域一体化来抵御“全球化的逆流”,而重要的区域战略伙伴有助于稳定外需。受益于RCEP生效,东盟占我国出口比重逐步走高,未来或接替发达经济体成为我国出口的重要支撑。

风险提示:政策变动,经济恢复不及预期。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