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美联储持续激进加息,估值高又未盈利的初创科技公司的股价普遍承压,部分企业的估值已经明显下滑。
美股总能牵动全球投资者的神经,且最易受到来自美联储大举加息压低通胀的冲击。通常情况下,加息降低了未来收益的价值,从而打击了股票估值,并引发了人们对经济将陷入衰退的担忧。
今年至今,以科技股为主的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已下跌超31%,市值蒸发数万亿美元,标普500指数的跌幅逾23%。而因10月8日发布的美国就业数据持续强劲,投资者对美联储将很快放慢加息步伐的希望度锐减,标普500指数录得三周多来最大单日跌幅,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同期下跌3.8%。
IPO市场受到的冲击更为明显,Dealogic的数据显示,去年在美国上市的公司中,约有87%的股价低于发行价。与此同时,今年以来,美股IPO融资规模仅约70亿美元,其中科技股受影响更为明显。
相比之下,一级市场融资也并不乐观。去年,美国科技初创公司企业筹得的资金总额占全球科技产业总融资额的近一半(高达3300亿美元),首轮融资资金中值增长至1300万美元。
然而,今年以来,美国科技企业一级市场融资急转直下。PitchBook公布的数据显示,过去三个月,投资机构对美国科技初创企业的投资暴跌23%,至623亿美元,是2019年以来的最大跌幅。
此外,不少科技企业已经开始主动下调估值。根据研究机构Carta提供的数据,从去年年底到今年第一季度,一批美国高增长初创公司的估值平均下降了42%,接近腰斩。
有VC/PE投资人告诉记者,二级市场估值压力,叠加一级市场募资难压力,很多投资人谨慎出手。
分析师普遍预计,今年剩下的时间里,或仍有小部分科技公司会尝试上市,但是大多数或将上市计划推迟至2023年。美联储未来货币政策转向,或成为科技行业IPO一股驱动力。
今年迄今,美股IPO融资规模仅约70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1100亿美元相比,降幅达94%。
一级市场丧失动力信心受损与担忧宏观环境之下,美股IPO市场几近沉寂,且尚无明显缓解迹象。
根据Dealogic的数据,今年迄今,美股IPO融资规模仅约70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1100亿美元相比,降幅达94%。与此同时,今年以来,追踪过去两年上市的美国公司的RenaissanceIPO指数已下跌约50%。
2021年推动IPO市场繁荣的科技股所受打击更为严重。摩根士丹利科技股资本市场团队9月的研究显示,截至9月中旬,尚无一笔科技股IPO的规模超过5000万美元,超过2008年金融危机和21世纪初互联网泡沫破裂后创下的纪录。
与同行相比,科技股更易受到利率上升的影响,因许多公司的估值都是基于未来几年的预期利润。随着基准利率的上升,未来利润的现值会变得越来越低,较高的利率也会使得科技公司的融资业务变得更加昂贵。
而由于美联储持续激进加息,估值高又未盈利的初创科技公司的股价普遍承压,部分企业的估值已经明显下滑。
某美元基金合伙人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二级市场上市公司的市值承压,对市场上同类拟IPO企业的上市融资带来估值压力,因此企业宁愿选择延迟IPO。而如果此时选择IPO退出,收益大幅减少,诸多投资人也支持企业暂缓IPO。
星展银行投资策略师邓志坚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发债融资与IPO融资均与利率相关,当利率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时,企业通常会偏爱IPO的融资方式。由此,按照理论,当前较高水平的利率应利好IPO市场。
然而,他指出,目前的问题是,在利率还未明显上涨时,包括科技在内的企业发行了大量的债券进行融资,现金流因此较为宽裕,此前在新冠疫情初期而受到压力也得以明显缓解。这一情况之下,大部分企业并无需要通过IPO融资的迫切性,尚未上市的企业并不需要IPO,已经上市的企业可以选择增发等其他途径补充资金。“一级市场失去了一定的动力。”
“在P/E(市盈率)较高时,企业更有可能选择IPO,因其能够以较少量的股票获得所需要的资金,同时也对原有股东负责。”邓志坚强调,但科技股目前跌幅明显,P/E回落至仅约20倍。若在此情况中进行IPO,原有股东很难持支持态度。
新股表现不佳往往也将促使投资者回避IPO,在股价出现大幅反弹之前,部分投资者或不太可能重返市场,从而致使IPO活动在今年余下时间乃至更长时间内都处于低迷状态。
安永IPO和SPAC资本市场咨询主管MarkSchwartz表示,最近IPO市场的表现严重不佳,这是我们看到活动如此之少的原因之一。Dealogic的数据显示,今年至今,在美国市场进行的一批IPO中,约85%的交易低于发行价。
“投资者情绪目前相对低迷,除非企业享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否则很多投资者可能未必会认真支持未来的IPO市场。”邓志坚称,然而,如今的选择范围相对不大,一些优质的企业若要IPO,资金集中度或较高,投资者有可能获得可观的收益,未来IPO市场可能也将两极化。
SVBSecurities科技股资本市场主管MattWalsh表示,目前市场存在大量的不确定性,而不确定性是IPO市场的大敌。
其称,目前需要看到前景出现一些企稳,投资者重新开始购买现有的公开发行证券,然后才愿意在风险曲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