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要点:
消费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主动力
三驾马车中最终消费支出对GDP增长的整体贡献最大。1978年以来的大多数年份中,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GDP增长贡献率依次减弱。从结构上来看,居民消费支出占七成,居民消费中城镇居民消费占近八成。
居民消费总量主要取决于个体居民消费及消费居民总量。而个体居民消费主要取决于消费能力及消费意愿。我国居民收入不断提高,但是居民储蓄率较高,是世界上居民储蓄率最高的国家之一。另外,疫情等不确定因素使居民流动性偏好上升,风险偏好下降,进一步推升储蓄意愿。消费增长与人口数量高度相关,而当前我国人口增长下降,叠加人口结构老龄化,消费主体数量趋于下降,适应需求的消费升级成为未来消费增长的主动力。
消费升级是大势所趋
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消费升级满足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其中消费升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整体消费水平和消费质量在不断提升;2、消费结构不断升级;3、新型消费快速发展。
相较于美国,未来我国恩格尔系数有较大下降空间。纵向分析美国消费结构变迁,美国消费结构呈现出从“吃穿住”向“吃住行”、健康娱乐等升级的过程,我国消费结构发展趋势与美国较为相似,但是在交通、医疗保健等消费上较美国依然有较大差距,未来汽车、文化、娱乐等依旧有较大拓展空间,
房价对消费的“财富效应”VS“挤出效应”
房价对消费是一把双刃剑,同时具有挤出效应和财富效应。从房屋的居住属性来看,当房价上升时,增加了房屋购买者的经济负担,必然抑制房屋购买者及购买者家庭的消费开支。但从房屋的金融属性来看,当居民杠杆率不高时,随着房价的上涨,居民通过房地产投资获得正收益,居民收入增速快于房价增速,此时,房价上涨财富效应更明显,对消费具有正向刺激作用。而当房价增长过快,房价涨幅高于收入涨幅,居民需要进一步增加杠杆,此时房价上涨的挤出效应高于财富效应,对消费形成一定的抑制作用。
我国房地产贷款是拉动居民杠杆率上升的主要因素,根据房价对消费的挤出效应,在杠杆处于高位时,房价的大幅上涨会抑制消费;在房价大幅下跌时,根据房价的财富效应,影响消费者预期,亦会降低消费倾向。
当前房地产市场低迷,严重拖累了经济增长及就业,唯有引导住房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才能充分释放消费需求。
未来消费增长驱动力
经济越发达,消费在经济中的比重越大,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也越大,相较发达国家略低,我国目前储蓄率依然较高,社会消费潜力尚未完全释放。未来我国消费增长主要驱动力有收入、人口结构、技术、政策四大因素:1、收入增长是消费增长的基础,缩小贫富差距有利于充分释放消费潜力;2、人口结构的变化必然带来消费结构的变化,随着老龄化的加剧,消费重点将由现在的年轻化消费转向养老型消费,养老服务、医疗保健等消费需求快速增长;3、技术进步拓展消费场景,提升消费效率;4、政策助力消费,主要包括全面刺激政策、结构型刺激政策、制度型政策。
风险提示
经济下行压力超预期;政策不及预期;疫情长期化;全球流动性边际收紧;欧洲地缘危机扩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