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ED业务营收持续增长,拓展笔记本电脑、车载等中尺寸应用。2022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34.11亿元,同比增长23.72%,其中OLED产品营收32.23亿元,同比增长20.13%。公司控股的昆山第5.5代AMOLED生产线保持持续优化产品结构,批量交付一线品牌客户,增加高附加值产品供货,并将通过提升运营效率以提高产线产能;固安第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产能持续释放,稼动率快速爬升至较高水平;公司参股的合肥第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量产搭载低功耗动态刷新率技术和折叠等新技术的产品,稼动率持续提升。公司发布了应用于笔记本电脑的柔性AMOLED屏下摄像解决方案,并储备了相关超薄、低功耗、长寿命以及氧化物TFT驱动背板技术;针对车载显示,继供货透明A柱等定制化产品后持续探索创新产品,公司已与数个汽车品牌合作研发推进定制化的OLED车载显示产品,加强与终端车企的沟通合作以推进量产应用。
布局MicroLED,加速推进技术研发和量产。公司参股的成都辰显建成大陆首条从驱动背板、巨量转移到模组全覆盖的MicroLED中试线,持续迭代创新技术,提升巨量转移良率和工艺水平。还积极联合上下游头部厂商开发激光转移等关键设备,并在MicroLED关键技术卡点上取得突破性进展——自主研发了大尺寸玻璃基TFT混合驱动量产方案,巨量转移良率达到99.95%,持续向量产推进。截止至2022年半年报,成都辰显已申请专利792件,其中发明专利占比高达96.8%。
LTPO、折叠屏推动OLED需求增长。一方面,LTPO作为一种新型背板技术,结合了LTPS和IGZO两种技术的优点。根据CinnoResearch,2021年中国OLED智能机市场,搭载LTPO柔性面板的智能机销量占比从2020年的不足1%增至7%。另一方面,国产手机品牌OPPO、小米、荣耀的折叠屏手机价格已下降至万元以下,我们认为价格下降将推动折叠屏手机渗透率逐步提升。
盈利预测及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60.69/83.49/110.64亿元,2022-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1.04/-10.56/-4.41亿元,对应分别为-1.52/-0.76/-0.32元/股。基于PB估值法,参考可比行业2022年平均0.92xPB,给予公司2022年0.90-1.00xPB水平,我们认为公司的合理价值区间为7.48-8.31元/股,给予“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AMOLED手机渗透率不及预期;公司产线产能爬坡、良率不及预期;OLED面板价格大幅度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