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亿资金涌入零碳产业园 里面藏着什么生意经?
时间:2022-09-28 00:00:00来自:证券时报字号:T  T

在“智慧园区”、“数字园区”、“绿色园区”之后,“零碳”成为产业园最时髦的前缀。先行者远景集团已经有落地的零碳产业园样本,近期又有中国天楹、东华能源等公司相继披露百亿甚至千亿级别的规划。“零碳”这张绿色标签背后潜藏着一片巨大的市场,一些企业需要向消费者、客户、海外市场展示减碳的努力,他们是最迫切的需求方;能源设备制造商、集成商,数字化方案提供商等角色闻风而来,各显身手,从不同角度切入产业园找生意。

零碳产业园本质上是一套新能源驱动的基础设施。从企业投资角度讲,它考验重资产长线运营的能力;从地方经济角度讲,它是能源紧张环境下的招商利器。但它并非适合所有企业、所有地区,零碳是属性,产业自身潜力才是生命力的来源。在实践探索中,对于零碳的标准定义和路径设计还需要更高层面的统筹规划。

零碳产业园成吸金热土

越来越多的企业愿意为零碳产业园一掷千金。

近期东华能源(002221)与中核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协议核心内容是共同打造零碳产业园,未来五年内预计投资超千亿元。零碳主要通过高温气冷堆实现,即对高温蒸汽梯次利用,保障“东华茂名轻烃产业园”蒸汽、电力、制冷乃至氢能的清洁化供应。

东华能源是国内烯烃行业头部企业,正在拓展氢能产业链。上述茂名产业园规划建设60万吨/年PDH等项目,PDH装置可用于副产气制氢。高温气冷堆是一种核能发电技术,发电的同时还能产生清洁热源,可用于绿氢生产。

能源的稳定性和低成本是东华能源看重的因素。公司在回复关注函时表示,2021年冬季以来相继出现限电、停电、煤油气价格高涨情况,叠加双碳背景,寻找合适的动力源是化工企业的生命线。高温气冷堆既保障了装置的供热、供电、供水、供冷安全,大幅度降低动力源成本,又实现零碳绿色发展。

超千亿的投资规模从何而来?东华能源相关负责人告诉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项目初步规划投资两套高温气冷堆机组,一套机组的成本就达600亿元左右,中核集团是主要出资方,具体投资方案尚未确定。降本效果方面,初步估算高温气冷堆机组可以让电费成本下降至少一半。

实际上,“零碳”已经成为不少企业和地方政府追逐的时髦标签。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梳理发现,中国天楹、远景科技、宁德时代、联想集团等公司已经在建设零碳产业园或工厂,元气森林的零碳气泡水、麦当劳的零碳餐厅等产品也陆续出现在消费者身边。

地方层面,内蒙古、江苏、四川等地已经出台相关政策规划,例如内蒙古提出2022年零碳园区新能源消纳比例达到50%、三年内达到80%;四川在8月刚确定了17家近零碳排放园区试点名单,建设进入实质性阶段。

从第三方认证机构的视角可以很清晰地观察到这股风潮。“最近我们业务量增加了70%左右,客户会做产业园、工厂或产品等不同层面的零碳认证。”华测认证一名业务员告诉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

这名认证业务员表示,积极性高的企业主要集中在电子、汽车、食品等行业。其中上市公司和跨国企业比较多,有的是为了满足信息披露标准,有些是出于下游客户的要求。其中toC的企业可以借此树立品牌形象,而制造业为产品打上“绿码”也方便敲开出口市场的大门。

宁德时代宜宾工厂已经完成零碳认证,公司方面回应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表示,零碳产能的溢价主要由公司和客户共同承担,许多海外车企更倾向于购买零碳制造的产品,并愿意为此支付溢价。

在产业园、工厂、产品之中,零碳产业园是综合性最强的形态,参与者各有不同的切入点。远景科技、中国天楹等公司往往具备风电、光伏、储能、环保等多种新能源相关的业务基础,从而成为产业园的建设者;华为、普洛斯等企业还利用自身在数字化、园区管理等方面的经验,为零碳产业园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摆在眼前的是一块巨大的“绿色蛋糕”。中国投资协会在2022年发布的《零碳中国·绿色投资蓝皮书》中预测,零碳中国将催生七大投资领域,撬动70万亿元绿色产业投资机会,包括再生资源利用、能效提升、终端消费电气化、零碳发电技术、储能、氢能和数字化。预计到2050年,这些领域的市场规模将达到近15万亿元,并为中国实现零碳排放贡献累计减排量的80%。

打开减碳工具箱

当前减碳的方法主要是使用绿电,但将来一定不止是绿电。

从碳排放来源看,工业园区是一块“硬骨头”。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我国各类产业园区已超1.5万个,园区碳排放在全国碳排放总量中占比约31%,基本来自于支撑制造业工厂运转的能源电力、热力,以及传统的化石燃料燃烧。

相应的,使用风电、光伏、水电等可再生能源是当前产业园最主要的减碳工具。现有的零碳产业园案例基本必备一套绿电系统,例如上述东华能源引进核能发电技术,远景科技在鄂尔多斯打造的零碳产业园开发了当地的风光资源,宁德时代宜宾零碳工厂80%的电力来自于四川水电资源等。

鄂尔多斯零碳产业园建造在一座传统煤炭城市之上,在业内颇具代表性。远景科技集团零碳战略高级总监张元对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表示,在国家双碳背景下,鄂尔多斯具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