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要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ESG理念产生于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的全球大势中,与我国双碳战略、共同富裕、高质量发展等治理方略高度契合,成为建设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助力。
近日,由证券时报社主办、e公司承办的“第十六届中国上市公司价值论坛”隆重召开,现场揭晓ESG获奖公司榜单。经过层层遴选并经监管单位严格把关,国网信通(股票代码:600131)在本届评选中荣获中国上市公司2021年度ESG百强奖项。
国网信通是首只冠以“国网”字号的上市公司,也是电力行业主要的“云网融合”产品提供商和运营服务商。2021年以来,在国家“数字新基建”和“双碳”目标的背景下,公司贯彻党的指导精神,推动电力能源数字化转型,支撑电力保供,培育双碳数字化产品,在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发挥信息技术和数据优势,为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能。
国网信通《2021年环境、社会及公司治理(ESG)报告》,是公司发展历程中编制披露的第一份ESG报告。报告内容坚持价值表达,合规且系统地展示了作为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在ESG方面的绩效,进一步展现了回报投资者、回馈社会的发展初心和良好的履责形象。
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技术赋能双碳目标落实
当下,能源格局深刻调整,给电源结构、负荷特性、电网形态、技术基础和运行特征带来了深刻的变化。ESG理念涵盖新的环境理念、社会理念和治理理念,有利于推广新的低碳商业模式。2022年发改委、能源局印发《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指导意见》,再次强调发挥电力市场对能源清洁低碳转型的支撑作用。
新型电力系统承载着能源转型的历史使命,是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网信通充分把握能源数字化转型机遇,自觉肩负责任使命,以先进的信息通信技术为基础,服务于新型电力系统引领下的电网市场和以电为延伸的能源产业链上下游市场等众多行业用户,助力能源数字化转型。
在电源侧,国网信通通过多项举措促进清洁能源并网消纳,包括支撑电网新一代电力交易平台建设、创新研发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凭证交易系统,辅助优化电力交易机制等。公司还积极布局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项目市场,已与青海、山西、宁夏、新疆、四川等省市多个优质客户达成合作开发意向。待项目开发成功后,最多可以享受21年的碳减排收益。
在电网侧,着力提高清洁能源资源大范围优化配置能力。面向电网数字化转型全过程,国网信通提供了从底层新型基础设施到上层业务场景应用的数字技术支撑服务,支持新型电力系统构建。同时,引入5G等通信技术,探索大规模分布式光伏发电数字化协同调控应用场景,为分布式电源的发展赋能。
在负荷侧,从电网实际出发,服务全社会节能提效。国网信通打造的数字充电指挥平台,高效赋能城市新能源汽车补给网络建设及运营。截止2021年底,该平台已累计接入超过3000个充电桩,已开展1100个场站互联互通和运营,覆盖核心城市7个,实现电能替代1.2亿千瓦时。公司自建自营的充电桩使用率超过16%,二氧化碳减排超过26万吨,优于其他运营商。
此外,为贯彻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国网信通加快推动节能减排,着力降低自身碳排放水平。在经营过程中,公司高度注重业务与资源环境的和谐统一,制定了多项内部政策,倡导绿色办公,最大限度地减少运营过程对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当好绿色节能降耗减排的排头兵。
扶贫抗疫两手抓
践行公益回馈社会
企业不仅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更应成为社会责任的承担者。这不是一次性的任务,也不是即兴做秀,而是长期的精神信仰。国网信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将社会责任融入到企业文化的土壤中,融入到员工的信念中。过去一年,公司自觉开展协同抗疫、助学助教、创造良好的职场环境等多项事业,践行发展成果与社会共享的承诺。
疫情防控方面,公司将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应用到科技抗疫中,支撑电力通信系统稳定运行,全力保安全、保民生、保重点供电。子公司中电飞华积极发挥技术优势,将变电站智能消防机器人改造为智慧后勤体系中的智能防疫机器人,协助社区防疫人员进行消杀,并通过智能化巡检降低了人员接触感染的风险。2021年,公司无人感染新冠疫情,筑牢安全生产防线。
扶贫救助方面,积极投身和谐家园建设,助力乡村振兴。作为阿坝州唯一一家上市企业,公司充分发挥高科技企业的带动效应,增加相关产业链的布局和投入,助推当地传统产业结构升级。同时,持续对贫困地区中小学建设提供帮助,助力贫困学子圆梦,“乡村振兴——爱心助学”志愿服务项目荣获成都首届企业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十佳项目”。截至2021年底累计已帮扶超300名学生。
职场环境方面,尊重并保障员工权益,关注员工身心健康,不断完善人性化的福利保障体系。公司为员工建设了多元、平等、多元、包容的工作环境,尊重并保障员工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