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顾降本与保供车企纷纷涉足动力电池业务
时间:2022-09-22 00:00:00来自:上海证券报字号:T  T

部分整车企业动力电池布局最新进展

整车企业动力电池布局

广汽集团8月25日公告将投资109亿元设立自主电池公司——绿擎电池公司

东风集团股份9月18日与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等签订协议,将在宜昌市投资建设电池生产基地项目,总投资达120亿元

上汽集团9月2日表示,集团旗下智己、飞凡、荣威、名爵等品牌后续车型,均有计划选用上汽自研的魔方电池

江淮汽车9月6日公告称,公司和子公司安凯汽车与比亚迪旗下弗迪电池等设立合资公司建设动力电池生产工厂

吉利控股集团正努力打造自己的动力电池产业,已建立全栈自研能力

长城汽车子公司蜂巢能源的动力电池已不局限于供货给长城旗下车企,已拿到全球30多家客户近50个定点项目

比亚迪旗下弗迪电池在2022年7月超过LG新能源位居全球动力电池市场份额第二

长安汽车已经申请注册多项“蔷薇”电池相关商标

中国一汽首款自主开发的多合一CTP动力电池总成首台A样近期试制下线

蔚来已组建电池团队自研电池

部分上市车企今年半年报业绩

上市车企营收同比增长净利润同比增长

广汽集团343.18亿元34.90%43.37亿元87.07%

上汽集团3050.18亿元-14.47%69.1亿元-48.10%

北汽蓝谷24.37亿元-21.69%亏损18.13亿元

比亚迪1506.07亿元65.71%35.95亿元206.35%

吉利汽车581.84亿元29.21%15.52亿元-34.81%

长城汽车621.34亿元0.33%56.01亿元58.72%

长安汽车565.74亿元-0.37%58.58亿元238.74%

东风集团股份443.09亿元-36.57%55.29亿元-35.93%

一汽解放228.72亿元-70.90%1.70亿元-94.79%

赛力斯124.16亿元68.14%亏损17.27亿元

小鹏汽车148.91亿元121.85%亏损44.02亿元

动力电池成本的持续上升,让整车制造企业坐不住了。上海证券报记者调研发现,为了护航新能源汽车的电动化转型,不少车企正在积极“向上”布局动力电池业务。

近一个月来,广汽集团、江淮汽车等整车企业纷纷投资上游动力电池产能。最新的案例是在9月18日,东风集团股份和欣旺达宣布达成百亿电池项目合作。此外,上汽集团、吉利控股集团等还透露了未来自研动力电池和装车计划。

车企布局动力电池

9月18日,欣旺达东风宜昌动力电池生产基地项目签约仪式在武汉举行。东风集团股份与宜昌市政府、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东风鸿泰签订合作协议,将在宜昌市投资建设电池生产基地项目。该项目规划建设30GWh生产基地,总投资达120亿元,建成达产后预计年产值将超过240亿元。东风集团股份董事长竺延风表示,将全力推动项目加快落地建设,努力在最短时间内实现量产,打造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密切合作的样板。

“现在的新能源汽车和电池市场都出现了爆发式增长,预计未来几年需求将继续增长。”东风集团股份有关人士对记者介绍,由于上游原材料供应的限制,汽车电池市场供应持续紧张,和欣旺达合作可以提高东风新能源车电芯技术的竞争力和电池资源的保供能力。开拓整车企业与电池企业的新型合作关系,能够保障东风旗下相关车企在电动化转型过程中对电池的迫切需求。

广汽集团8月25日公告,将投资109亿元设立自主电池公司——绿擎电池公司,开展自主电池产业化建设。根据规划,工厂将在2022年底开工建设,至2025年建成26.8GWh量产线,前期以配套埃安等广汽集团内车企为主,后续将积极拓展外部市场,开展市场化运作。

上汽集团9月2日表示,集团旗下智己、飞凡、荣威、名爵等品牌后续车型,均有计划选用上汽自研的魔方电池。根据计划,上汽时代和伊控动力均可制造魔方电池,按照属地化就近原则,为上汽乘用车临港、郑州、宁德等生产基地供应魔方电池。

9月6日,江淮汽车也公告称,公司和子公司安凯汽车与比亚迪旗下弗迪电池、浙储能源等签署协议,计划设立合资公司建设动力电池生产工厂,江淮和安凯分别占注册股本的20%和45%。

“作为致力于电动化转型的科技型企业集团,吉利通过入股合资、自研自产等方式,与电池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发展,已经形成生态化布局。”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日前表示,吉利正努力打造自己的动力电池产业,已建立从电芯、电池包到电池管理系统的全栈自研能力。

成本和供应压力驱使

“锂矿企业和电池企业上半年业绩总体不错,龙头企业的锂矿业务的利润率在70%左右,电池企业的利润率在8%左右,而整车企业的利润率在5%左右甚至更低。”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对记者表示,虽然转型新能源电动化,但相关车企的利润水平在下游制造业中已属偏低。

针对原材料价格上涨,动力电池企业也选择将部分涨价压力转嫁给下游车企。2022年上半年,17家上市车企中,近五成企业出现不同程度的亏损,超六成整车企业归母净利润出现下降。

与华为合作生产新能源车的赛力斯半年报显示,公司2022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24.16亿元,同比增长68.14%,净利润为-17.27亿元,赛力斯在2020年和2021年分别亏损17.2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