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是实体经济的“基本盘”,也是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先锋队”。党的十八大以来,A股公司作为中国企业的优秀代表,整体业绩稳步增长,高质量发展步伐越走越稳健,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数据显示,“这十年”我国实体上市公司利润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的比重,由23%增长到近50%;2012年上市公司营业收入相当于当年GDP的48.71%,2021年上市公司营业收入相当于当年GDP的58.04%,十年间提升了9.33个百分点。
中航基金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日前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一系列制度改革和创新,对A股市场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随着注册制改革稳步推进、常态化退市机制逐步形成,将进一步加速公司优胜劣汰,促进资源向优质公司集中。这些优质公司聚焦主业,不断提升自身可持续经营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将继续带动产业链整体发展。”
数据是最客观的印证。“这十年”,净利润、净资产收益率、研发投入等三大财务数据稳步增长,清晰生动地勾画出A股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的风采。
净利润超百亿元公司数量
十年增长近1.7倍
近十年,A股上市公司整体归母净利润不断攀升,成长性凸显。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7月末,A股上市公司数量合计达4844家,今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16.61万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1.44万亿元;这4844家A股公司今年上半年合计实现营业总收入34.52万亿元,报告期内实现归母净利润3.00万亿元。其中,有3508家A股上市公司2021年业绩与2012年业绩有可比性,上述公司2012年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2.17万亿元,2021年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4.49万亿元,十年间归母净利润增长106.91%。这3508家公司2012年合计实现营业总收入26.25万亿元,2021年合计实现营业总收入60.56万亿元,十年间营业总收入增长130.70%。
上述3508家A股公司中,有1635家公司十年间归母净利润增长幅度不低于100%,其中有35家公司归母净利润增长均超100倍。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围绕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全方位展开、系统性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决定性成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系统完备、更加成熟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效推进。
“良好的外部营商环境和制度改革,促进了上市公司业绩的长期稳步增长。”中航基金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如是说。
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陈雳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这十年A股上市公司业绩稳步增长,抗风险能力和盈利能力增强,高质量发展态势明显,反映出宏观政策成效显著,经济韧性和活力持续增强。上市公司业绩稳定增长主要有两方面原因:首先,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加速;其次,主营业务能力提升促进上市公司业绩持续增长。”
从申万一级行业看,上述业绩可比的3508家A股上市公司涉及31个行业,17个行业的上市公司“这十年”营业总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增长均超100%。其中,基础化工、电子、有色金属等三行业上市公司归母净利润增幅居前,2012年归母净利润总和分别为261.67亿元、174.26亿元、157.98亿元,2021年归母净利润总和分别达到1866.19亿元、1118.56亿元、1003.18亿元,十年间归母净利润增幅分别为613.19%、541.88%、535.02%。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对记者表示,“过去十年,在中国经济稳步增长的背景下,我国上市公司业绩稳步增长,优秀上市公司迅速成长,特别是行业龙头公司,业绩增长更加突出。而基础化工、电子和有色金属等三行业,受益于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需求上升,过去十年均保持高速增长。”
“这十年”,基础化工行业营业收入和净利润保持逐年增长,2021年双双创下新的历史纪录。据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石油和化工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0.94万亿元,2021年这一数据升至14.45万亿元,十年间营业收入增长32.08%。2012年石油和化工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利润总额7111.2亿元,2021年升至1.16万亿元,十年间利润总额增长63.38%。
对此,陈雳认为,受益于龙头企业在工艺技术和研发上的进步等,化工行业整体实现了利润的快速增长。
“这十年”,电子行业营业收入持续上升。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实现营业收入84619亿元,2021年升至141285亿元,十年间营业收入增长66.97%。2021年我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营业收入占当年整个工业营业收入比重达到11%,已经连续9年保持工业第一大行业的地位。
“这十年”,有色金属行业利润保持稳步增长。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显示,2012年有色金属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利润2192亿元。2021年升至3644.8亿元,创历史新高,十年间有色金属行业利润增长66.28%。
陈雳表示,有色金属行业更多受益于中下游新能源行业发展,金属需求量有较大提升,叠加资源产品本身的稀缺性,抬升了金属价格,使得行业利润快速增长。
近十年,随着“新面孔”不断加入A股市场,归母净利润超百亿元的A股龙头企业的行业分布更趋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