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CAD软件龙头,布局CAx全线产品:公司成立以来专注工业设计软件20余年,死磕CAx底层技术。目前公司主要有2DCAD、3DCAD以及CAE三条产品线,同步发力商业市场和教育市场,系列软件产品已经畅销全球90多个国家和地区,正版用户突破90万。未来公司致力于为客户提供集设计、仿真、制造全流程于一体的All-in-One-CAx解决方案。
三重因素驱动国产CAx行业发展提速:1)智能制造:CAx软件用于制造业微笑曲线中价值量最大的研发设计环节,能从产品制造的源头进行降本增效,对于企业而言是刚需,对于我国制造业高端化升级具有战略意义。2)国产化:CAx软件技术壁垒极高,我国市场目前仍由欧美工业软件巨头主导,本土厂商CAD市占率不到20%,CAE市占率不到10%。近年来“卡脖子”事件频发,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支持企业突破底层技术,发展高端工业软件。3)正版化:我国中小企业使用盗版软件的情况较为严重,但近年来国家已经在着力推进软件正版化工作。随着软件正版化相关政策和法规的陆续出台,将会打击盗版软件的生存空间,促使企业优先选择性能相近且成本较低的国产软件。
掌握底层核心技术,产品竞争优势持续提升:公司二十年来死磕CAx底层技术,坚持自主研发,技术实力在国内CAx厂商中处于领先地位。2DCAD方面,公司产品在性能上已基本可替换全球主流产品AutoCAD,在AutoCAD停止对客户进行永久授权、强制转为订阅制的情况下,公司的2DCAD有望凭借性价比优势实现弯道超车。3DCAD在中低端领域基本可用,并与国内各行业优质客户(如华为、中车等)进行长期合作打磨产品性能。随着持续研发投入下产品版本不断升级迭代,有望逐步缩小与国外产品的差距,在国内3DCAD市场占据主要份额。CAE方面,公司正攻克底层技术,2021年产品收入实现从0到1的跨越,验证了公司CAE产品商业化的可行性。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7.92/10.61/14.34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02/2.73/3.73亿元,EPS分别为2.33/3.15/4.31元,PE对应2022年9月8日的收盘价分别为77.69x/57.39x/41.95x,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因素:技术研发不及预期,国产替代进展不及预期,软件正版化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