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大厂"巅峰对决"卫星通信
时间:2022-09-09 00:00:00来自:经济参考报字号:T  T

时隔不到48小时的两场发布会,表面上看是高端智能手机的“巅峰对决”,背后却是在汽车棋局的抢先落子。作为汽车业最受关注的“跨界者”,华为与苹果这两大科技巨头的一举一动都拨弄着汽车业的神经。

手机“截和”汽车先行

9月6日下午,华为在全场景新品秋季发布会上揭晓了其首款支持北斗卫星消息的大众智能手机华为Mate50系列。9月8日凌晨,苹果iPhone14系列新品发布,据苹果官方介绍,iPhone14全系均支持卫星通信紧急求助功能,不过这一功能将于11月份上线,而且仅支持美国和加拿大两个国家。

事实上,从上周开始,两大年度高端旗舰手机的对决话题就频频冲上热搜,焦点就在于卫星通信功能。尽管很早就有消息透露苹果耗费两年时间打造出定制组件、特定软件连接到特定的卫星频率,并赶在发布会之前完成该功能的硬件测试,但在发布时间上却被闷声搞研发的华为抢了先,因此被媒体戏称为华为“截和”苹果。

更令业界失望的是,苹果这次新品发布会上几乎没有相关汽车的任何信息。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华为直接推出了AITO品牌首款智慧豪华纯电SUV——问界M5EV。这款赛力斯汽车与华为联合设计的车型甚至成了此次华为发布会的“压轴大戏”:华为DriveONE纯电驱智能平台、华为自研DATS动态自适应扭矩系统、鸿蒙智能座舱,加上全铝合金底盘、智慧充电功能、主被动安全防护等,让问界M5EV看点颇多。

在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CEO、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CEO余承东的演讲中,频繁出现的有两大关键词:一是“自研”,华为DriveONE纯电驱智能平台、华为DATS动态自适应扭矩系统、鸿蒙智能座舱等技术,让问界M5EV深深打上了华为烙印。值得一提的是问界M5EV首次搭载的华为自研DATS动态自适应扭矩系统,采用电机与整车深度融合设计,扭矩控制链路缩短,响应时延降低至4毫秒,与传统燃油车相比响应速度快了100倍,还可根据路况和车轮附着力进行动态的扭矩调校,在通过坑洼路面时轮速波动(颠簸感)稳定时间降低46%,座椅前向加速度(冲击感)下降31%,在通过弯道时降低甩尾风险,提升车辆的驾乘舒适性及操控性。不仅如此,整套系统采用动力线性化设计,能够根据需要动态降低电机功率,有效提升车辆续航。

另一大关键词则是“首发”。业界首发高度智能调节HUD(抬头显示)、业界首个9档可调超级女王镜、业界首创的超级省电模式等。特别是超级省电模式可一键提升续航,在电量低于15%时开启可增加最多12公里的应急续航里程,快充10分钟便可补航120公里。

余承东在演讲中透露:“AITO问界系列车型上市后深受消费者喜爱,170天就完成超3万台交付,克服缺芯、疫情、高温等因素影响,8月份单月交付破万,成为成长最快的智能电动汽车品牌。随着问界M5EV的到来,它将与问界M5、问界M7一起,满足更多人的个性化出行需求。”

汽车手机双向渗透

尽管此次新品发布再度“缺席”,但苹果汽车仍“在江湖处处有传说”。

据外媒报道,汽车研究和咨询公司StrategicVision近日发布了一项针对20万名新车主的年度研究结果,首次将苹果列入了对消费者进行调查的45个以上汽车品牌之中。调查发现:26%的受访者表示如果苹果生产汽车就会考虑购买,仅次于丰田(38%)和本田(32%),福特(21%)和特斯拉(20%)则排在苹果之后,而且超过一半的特斯拉车主会考虑在未来购买苹果汽车。此外,苹果造车项目的最新进展还包括又一次高调招聘:现代摩比斯的自动驾驶汽车实验室副总裁GregoryBaratoff加入了苹果,他的专业领域包括摄像头开发、图像处理、视觉算法和摄像头传感器。再之前,Baratoff在德国大陆公司工作了近12年,担任摄像头传感器开发主管。

当华为、苹果、小米等手机头部企业纷纷跨界进入汽车领域,汽车企业也在反向跨界造手机。尽管特斯拉造手机始终只是传言,但吉利和蔚来的手机项目已在紧锣密鼓之中。

2021年9月,吉利旗下公司星纪时代与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正式宣布进军手机领域,由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亲自挂帅。今年6月13日,吉利宣布收购魅族79%的股权,成为第一大股东,吉利造手机已无悬念。

蔚来手机的进展则相对缓慢。在今年3月的一次访谈中,蔚来CEO李斌第一次确认蔚来手机正处于调研阶段,当下蔚来正在从手机行业大量招募技术人才。据媒体报道,目前蔚来手机研发团队已有300余人,视觉系统设计师、安卓系统开发工程师等人员已到位。

车企造手机多少有些“被逼无奈”。李斌说做手机的初衷来源于车主对车机交互的不满,“就是想给蔚来车主一款车机互联体验最好的手机”。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不造手机,相当于钥匙在对手手上”。而长远来看,车企则需要“以攻为守”,“想想2025年,苹果汽车出来了,蔚来的六成用户甚至更高都是用苹果手机,蔚来一点防御都没有。”

业界认为,汽车与手机企业彼此都不会完全信任是症结所在。一家手机企业高管曾吐槽“常常为了打通车上的一个小功能,沟通时间甚至能长达一个月”。而事实上,随着汽车“新四化”的快速演进,手机与汽车行业无论是人才、技术还是供应链都在日渐趋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