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部委详解稳经济一揽子接续政策 抓住时间窗口扩投资促消费稳外贸
时间:2022-09-06 00:00:00来自:21世纪经济报道字号:T  T

8月2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稳经济一揽子政策的接续政策措施。8月2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细化实化接续政策、9月上旬实施细则应出尽出,加快扩大有效需求。

考虑到7月我国经济恢复边际放缓,8月国内局部地区疫情仍有反复、部分南方省份出现高温限电现象,我国当前经济恢复基础不牢固,国务院常务会议进一步加大了宏观政策力度。

9月5日,国新办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邀请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国强,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杨荫凯,财政部部长助理欧文汉,商务部部长助理李飞出席,介绍相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杨荫凯表示,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企稳回升的重要窗口,三季度出台政策至关重要。下半年是回补二季度疫情损失的关键期,也是政策发挥作用的黄金期,必须抢抓时间窗口,果断出台接续政策,有力保持经济恢复发展的势头。

这场吹风会对外明确了后续稳增长工作重点,包括扩大有效投资、促进汽车家电家具消费、支持新能源汽车出口、推动重点外资项目落地等。此外,该场吹风会上也透露了后续增量政策方向,包括对于专项债项目储备不足的地方,会及时组织补报;研究适当扩大专项债资金投向领域和用作资本金范围;我国货币政策空间比较充足,既不缺价格工具,也不缺数量工具等。

“3000亿+5000亿”接续资金扩投资

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在3000亿元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已落到项目的基础上,再增加3000亿元以上额度;依法用好5000多亿元专项债地方结存限额,10月底前发行完毕。

扩大有效投资,是当前稳增长的重要抓手。8月26日,首批3000亿元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额度已全部完成投放,支持重大项目超过900个,正加快形成实物工作量。截至8月底,已累计发行地方专项债券3.52万亿元(全年新增地方专项债额度为3.65万亿元),用于项目建设的额度已基本发行完毕,发行进度比以往年度大大提前。稳投资政策效果在不断释放,我国基建投资增速连续3个月加快,1-7月份基建投资增长7.4%。

这背后得益于多部门的协调推进。稳经济一揽子接续政策一推出,国务院即时派出稳住经济大盘督导和服务工作组,由国务院组成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带队,赴若干经济大省联合办公。近日,国务院再派一批督导和服务工作组,赴若干省份推动政策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推动建立了推进有效投资重要项目协调机制,由发改委牵头一共18个部门联合办公、并联作业的方式运转,以期提高项目要素保障力度。

杨荫凯回应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提问时表示,下一步将会同有关方面按照“资金跟着项目走”的要求,采取有力措施,推动这些资金能够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在用好3000亿元以上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方面,组织有关中央单位和各地方严格按照投向领域申报项目,经过筛选之后形成备选项目清单,优先支持既利当前、又利长远、列入规划、前期工作成熟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及时推送给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和中国进出口银行,高效推动资金的签约和投放,加快落实其他资本金和项目建设的各项资金,督促地方按照“一个项目一个方案”的要求,提前做好准备工作,要力争资金投放到位后就能够开工建设。

在用好5000亿元专项债地方结存限额方面,杨荫凯表示,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已经组织地方报送并筛选形成了今年新的一批准备项目清单,这个清单已经反馈给地方,同时抄送了财政部、人民银行和审计署。加上今年前期准备项目清单中有一些尚未安排的项目,总体上能够满足5000多亿元限额存量的发行需求。对于个别项目储备不足的地方,将及时组织补报一批项目。

当前,我国地方专项债结存限额,即专项债务余额小于限额的部分,截至今年6月底结存限额总计约1.55万亿元。这次稳增长接续政策,只动用了其中5000亿元的额度。

欧文汉表示,5000亿元专项债结存限额,将重点支持交通基础设施、能源、农林水利、生态环保、社会事业、城乡冷链等物流基础设施,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国家重大战略项目、保障性安居工程,以及新能源项目和新型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同时,还积极研究适当扩大专项债券资金投向领域和扩大专项债券用作项目资本金的范围,更好发挥专项债券拉动有效投资的作用。

国家发展改革委投资所研究员吴亚平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扩大基建投资,政策见效快,是当前稳增长最好的抓手。新增3000亿元以上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抓住了当前基建投资的痛点,能有效解决资本金的问题,比专项债适用的范围更广。从现实情况来看,专项债有扩大使用范围的需要,因为不同地区发展差距较大,各地基建投资重点不同。

促消费稳外资外贸

在超预期突发因素影响下,我国经济增长面临新的压力,但是出口维持强劲、超出外界预期。1-7月份,我国进出口同比增长10.4%,其中出口同比增长14.7%。展望未来,由于全球通胀高企、世界经济增长承压,我国出口增长面临一定不确定因素。

稳外贸稳外资是接下来重点工作。李飞表示,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我国外贸展现出较强的韧性。但与此同时,外贸依然面临外需扩张放缓、企业接单难度较大等不利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