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经济发展,中国能源需求不断增长,但由于我国相对“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资源禀赋,油气对外依赖严重,能源供给缺口不断扩大。在当前“四个革命、一个合作”的能源战略思想指导下,中国的能源结构正在逐步调整,在强调化石能源基础保供地位的同时,高度重视加快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其最终目的要通过多元化的能源供给改革,顺利实现“双碳”目标,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要加大力度规划建设以大型风光电基地为基础、以其周边清洁高效先进节能的煤电为支撑、以稳定安全可靠的特高压输变电线路为载体的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习近平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为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电力建设投资将持续保持高位。十四五期间,“两网”合计电网总投资2.9万亿,较“十三五”全国电网总投资额增长13%。
这将给有“电力高速公路”之称的特高压带来怎样的机会?中金公司认为,“十四五”期间特高压建设有望放量又提速,2022-2023年将迎来新一轮特高压核准高峰。
回望中国特高压发展进程,不到20年时间,我国特高压在“无标准、无经验、无设备”的情况下,实现了从“白手起家”到“大国重器”的跨越式发展历程。
伴随特高压产业的崛起,河南平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600312.SH,证券简称:平高电气),也从一个总部处在四线城市的高压开关厂,成为朝着“市场着眼全球、产业布局全国、技术领先国际、管理水平卓越”目标迈进的电气装备开关龙头企业,其成长历程也是中国特高压发展史的一个缩影。
踏入特高压领域
开启从无到强的探索
2005年以来,平高电气凭借其在特高压领域的优势,先后参与我国全部34条特高压输电工程,包括“皖电东送”、浙北-福州、榆横-潍坊、山东环网、哈密-郑州、溪洛渡-浙江金华等多个省的首条交/直流特高压建设及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重大工程。累计投运181间隔1100千伏GIS,274间隔800千伏GIS,市场占有率国内第一,成为国家特高压开关行业的龙头企业。可以说,特高压的建设成就了平高电气,平高电气也支撑了特高压的建设。
平高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企业,又是什么造就了现在的平高?
回望历史,时间推回1970年,“一不等,二不靠,自力更生建平高”在老一辈平高人高亢的号子声中,平顶山高压开关厂(平高电气前身)平地而起。1979年,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之下,平高在国内首家引进六氟化硫开关制造技术,成功研制我国第一台220千伏六氟化硫断路器,开启了我国高压开关行业六氟化硫时代。1987年,研制出我国首台550千伏六氟化硫断路器,被列为我国替代进口重大技术装备产品,荣获我国高压开关行业第一块也是唯一一块国家优质产品金牌,具有划时代意义。2000年,平高电气与日本东芝合资成立了我国高压开关行业第一家合资公司。这些都为平高后期在特高压领域实现突破,奠定了坚实基础。
2005年在中国特高压历史上意义非凡,这一年国家作出发展特高压电网战略规划,特高压建设开始了“从无到有”的探索阶段。国家电网公司组织科研机构、高校、设备制造企业联合攻关,攻克了一系列世界级难题,平高电气作为重要参与者,坚持以振兴民族电工装备制造业、服务支撑电网事业高质量发展为使命,坚定自主创新道路,保持“以我为主”的战略定力,沿着“消化吸收引进技术、提高国产化率、全面自主创新”步骤,不断推进特高压开关产品进步。
平高电气始终坚持专业化战略,打造高压开关核心优势。2008年,平高电气研发生产了国内首台、第一代1100千伏GIS,成功应用于世界首条投入商业运行的1100千伏交流示范工程晋东南站,该产品填补国内空白,性能国际领先,是我国电力发展史的一次重大飞跃。2012年,自主研制我国首台套基于双断口开断技术的第二代1100千伏GIS,打破国外特高压技术垄断,全面掌握GIS核心技术。次年平高电气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奠定了平高在超特高压开关领域领先地位。2019年,自主研制我国第一台配碟簧液压机构、双断口开断技术第三代1100千伏GIS。自此平高特高压开关技术实现了从“技术引进”到“中国制造”再到“中国创造”的跨越式赶超,成功开辟出具有中国特色特高压开关发展道路,成为了行业标杆。
除此之外,平高电气先后投资30多亿元,用于特高压全链条建设,成为行业内完全具备全套产业链的企业,特高压产品零部件自制率90%。具备年产72间隔1100千伏GIS的生产能力,产能水平居同行业第一。实施特高压特别质量管理,创新推进工作站体系和设计评审体系,平高特高压产品运行业绩保持同行业最优。并且通过特高压的工程实践,平高培养打造了一支各层次、多专业的特高压工作队伍。2021年,平高电气高压板块收入42.93亿元,名列行业前茅。
强化支撑用户能力
践行国家能源战略
2010年对平高电气来说是特殊又尤为重要的一年,这一年平高正式成为国家电网公司一员。
2015年,平高电气遇到特高压第一个核准高峰,业绩增长迎来“收获期”,2016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2.2亿元,较2001年上市之初的0.44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