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亿GDP城市氢能"竞赛": 17城出台支持政策 京沪冲刺千亿产业规模
时间:2022-09-01 00:00:00来自:21世纪经济报道字号:T  T

万亿GDP城市正在发力氢气制、储、运到燃料电池核心技术攻关等全产业链发展。

万亿GDP城市新“赛道”,瞄准了新能源行业中的氢能产业。

21世纪经济研究院近日对24个万亿GDP城市的相关政策进行梳理,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17个万亿GDP城市出台氢能领域地方相关规划或扶持政策,分别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重庆、苏州、成都、武汉、天津、宁波、青岛、郑州、佛山、济南、福州、泉州、东莞。

具体来看,北京、上海、深圳、广州、佛山等地在去年被纳入“3+2”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城市群名单,在氢能产业规模和推广车辆数量等目标的制定上信心更足。其中,北京和上海成为国内氢能赛道上的“领头羊”,上海提出到2025年氢能产业链规模突破1000亿元;北京提出京津冀区域2025年前累计实现氢能产业链产业规模1000亿元以上。

而重庆、成都、武汉、青岛等城市也在加快脚步,抢占氢能新兴赛道。

21世纪经济研究院认为,从各地规划来看,万亿GDP城市正在发力氢气制、储、运到燃料电池核心技术攻关等全产业链发展。此外,氢能领军企业的培育,氢能多元化的应用推广等领域也是万亿GDP城市重点关注的内容。

目前,在能源转型和“双碳”目标下,发展氢能意义重大。顶层设计出台以来,各地方政府锚定氢能发展目标的步伐愈发紧凑,我国氢能产业各个“拼图”正在逐渐完整。

17个万亿GDP城市竞逐氢能

去年以来,我国氢能产业发展经历了两次国家层面的政策推动。

第一次是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五部门正式批复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城市群,京津冀、上海、广东、河南、河北五地多个城市联合形成“3+2”示范应用格局。

第二次是《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出台,首次明确了氢能在我国能源体系中的战略定位,为各地发展氢能产业提供了方向。

国家层面的支持,无疑提振了地方发展氢能的信心。去年以来,地方关于氢能产业的相关规划密集出台。

21世纪经济研究院梳理发现,17个已出台相关政策的万亿GDP城市中,上海、北京、深圳、广州、苏州、成都、武汉、天津、宁波、青岛、佛山、济南12市发布了针对氢能产业的专项规划、行动方案或实施细则。其余城市则在地方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或战略性新兴产业“十四五”规划等文件中点名氢能。

对比各地规划以及提出的目标,北京、上海、深圳、广州、佛山等属于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城市群的城市,目前步伐更快。例如,上海到目前为止,已经陆续出台《上海市燃料电池汽车发展规划》《上海市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创新发展实施计划》《上海市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2-2035年)》等政策文件。北京、深圳、苏州、佛山等地也布局较早,发布了多个氢能领域相关规划。

但其他万亿GDP城市也在氢能“赛道”上冲劲十足,尤其是重庆、成都、武汉、青岛、济南等地。

例如,成都出台《成都市氢能产业发展规划(2019-2023年)》《关于促进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并与重庆共同谋划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氢走廊”;青岛、济南在2020年就发布了氢能产业规划;武汉是国内布局氢能较早一批的城市,在2018年前就已诞生燃料电池轿车“楚天一号”,今年,武汉先后发布氢能产业发展支持政策和实施细则。

从发展目标来看,上海、北京、广州、深圳、佛山、苏州、武汉、成都等万亿GDP城市提出了较高的氢能产业规模目标。

具体来看,上海提出到2025年氢能产业链规模突破1000亿元;北京提出京津冀区域2025年前累计实现氢能产业链产业规模1000亿元以上;广州提出到2025年,氢能产业实现产值预计600亿元以上;深圳、佛山、苏州瞄准产值500亿元的目标;武汉提出到2025年,全产业链年营业收入达到500亿元;成都虽未明确2025年目标,但提出2023年氢能产业力争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超过500亿元。

21世纪经济研究院分析认为,上海、北京两地之所以能提出领跑全国的氢能产业规模目标,来源于两地的产业“底气”。

其中,上海的突出优势在于,上汽等龙头企业在业内布局氢能较早,拥有较为完整的氢能车版图,同时,重塑科技、舜华新能源等当地氢能企业正在强势崛起,企业的凸出表现带动上海氢能产业快速发展。此外,上海的供氢能力和已建成的加氢站、输氢管道,均为氢能的应用推广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启信宝搜索“氢能”词条可以看到,上海目前共有742家氢能相关企业,在24个万亿GDP城市中仅次于深圳。

而北京在全国较早建立起氢能产业链,其在产业链上游的制氢领域具有突出的优势禀赋,本地的燕山石化等企业具备充足的产氢能力,且相邻的河北地区也能为其提供丰富的可再生能源和工业副产氢资源。同时,北京拥有高端的技术、人才资源,氢能产业整体技术水平和产业化能力位于全国前列。

值得一提的是,武汉、成都尽管并不在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城市群之列,但这两地也提出了颇具野心的氢能产业发展目标。

21世纪经济研究院认为,从区域来看,一直以来沿海地区发展氢能热度更高,但以武汉、成都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