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市场复盘:A股市场整体震荡下跌。从我们跟踪的主要指数表现来看,截至8月31日,上证综指小幅下跌,跌幅为1.57%,创业板指小幅下跌,累计下跌3.75%,万得全A本月录得2.86%下跌幅度。结构上,整体市场震荡走弱,创业板相对于上证综指的表现不佳;大/小盘普跌,主要宽基指数中的中证1000跌幅居首。8月份31个申万一级行业指数涨少跌多。本月仅1个行业上涨5%以上,8个行业涨幅0-5%,22个行业下跌。
无惧A股短期回调,挖掘结构性机会:综合来看,A股下半年向好的格局并未被打破。利润温和修复在路上、流动性内外压力对冲、对经济基本面的分歧决定短期风险偏好。(1)分子端的盈利预计温和复苏。8月完成了A股企业年中报的披露,实体企业利润增速底部在年中报出现后,“货币-信用”
体系来研判经济再度奏效。(2)流动性角度,压力并不在国内。国内方面:
市场此前预期的货币市场利率重复历次疫情后规律、向政策锚收敛,而我们看到结果是在经济复苏不稳固、实体企业和居民担忧经济基本面的局面下,采用MLF/LPR降息的手段让政策利率向市场利率去靠拢。(3)风险偏好角度,对经济预期悲观仍是市场波动的主要来源。在就业率尤其是年轻人群失业率仍处在较高水位、经济复苏节奏备受争议的前提下,海外PMI走弱透露出对外需的担忧,在相应场景下可以选择均衡配置风格以规避风险。
行业主线1:欧洲天然气价格暴涨,燃气、生物柴油等板块迎来配置机会。
俄乌冲突对资源品价格冲击尚未退散,结构上欧洲天然气价格的暴涨程度远超出石油和煤炭价格上涨幅度。供给约束仍是天然气价格飙升的重要原因,按照主要渠道汇总的欧盟从俄罗斯输入的管道天然气量,在俄乌冲突后不断“下台阶”;与之对应的是极端天气、高温环境对电力需求加剧,上游能源供需缺口拉大,给燃气、生物柴油等板块带来利好。
行业主线2:产业链转移,“工程师红利”行业有助于规避风险。产业链外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新旧产业交替的出现、赶超型经济体更为廉价劳动力成本等等。整体来看,中低端制造业外迁的趋势较为明显,而受益于国内“工程师红利”的抗风险能力,产业链外迁的对国内经济的影响并不算高。
虽然越南、泰国、印度的人才竞争力在过去7年间有明显提升,但无论是存量还是增量角度,和中国相比都有明显差距。横向来看,中国人才竞争力在各国平均水平之上;纵向来看,中国过去7年间提升幅度较为明显,远超出印度和东南亚经济体。那么,制造业中人才含量、科技含量高的行业,在抵御产业链外迁时的能力就更强。我们将2021年报中,研发人员数量占比和研发总支出额占总营收比例作为综合考量,化学制药、半导体、生物制品、计算机设备、军工电子、通信设备、自动化设备、航海设备、电动化设备、其他电源设备、医疗器械的投入比例位居第一梯队,可以抵御产业链外迁的生产替代风险。
风险提示:海外加息幅度和节奏仍有不确定性,美国经济下半年衰退风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