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提起巧夺天工的大自然雕刻艺术、诗画仙境的壮美大峡谷风光,许多人不由得想起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那洪流奔泻入海与峡谷柔情的波浪谷。其实,在中国黄土高原上的陕西靖边,也有着一抹汹涌的“海浪”——靖边波浪谷,那里红色“雕塑”般独特靓丽的景色,更值得我们去踏足。
独特丹霞胜景
黄土高原上的红色“雕塑”景观
靖边波浪谷位于距陕西省靖边县东南22公里的龙洲镇。从靖边县城出发,半个小时就可以到达。
在陕北这片黄土覆盖的地方能有靖边波浪谷这样的石头景观实为奇迹。据地质专家介绍,靖边波浪谷岩石叫红砂岩,学术上被称为“砒砂岩”,成于古生代二叠纪和中生代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之间。这是地球历史中地质最活跃、生物最繁茂、动物最庞大的时代。
关于波浪谷这种奇怪岩石的地貌形成,有关记载说:波浪谷展示的是由数百万年的风、水和时间雕琢砂岩而成的奇妙世界。
波浪谷岩石的复杂层面,由一亿年前侏罗纪就开始沉积的巨大沙丘组成。沙丘不断地被一层层浸渍了地下水的红沙所覆盖,天长日久,水中的矿物质把沙凝结成了砂岩,形成了层叠状的结构。
走进波浪谷,身临其境间,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惊叹于时间刻在岩石上的纹路和陕北历史古迹的厚重。
这里的红色石头像泥石流一样呈现出流水状,一圈圈、一坨坨、一弯弯的向沟壑中涌去。这种石头类似一种砂岩,风化脱离很严重。在上面行走,一不留神就会被附在表皮上的红色细沙滑倒。沿着沟边的红色石头一直往下走,在宽阔之处看到很大的且平整的石壁,从上到下均为红色,而且颜色基本一致。在狭窄之处,红色石头就像红色的泥浆一般纷涌汇聚,向沟底流淌。
波浪谷中层层叠叠的石头就像一大批铺盖在地面上浸染过后晾晒的红色布匹,一层层、一卷卷、一盘盘在夕阳的渲染之下,异常的鲜红;又似黄土中冒出的一股红水,缓慢地向低洼处流淌。沿着红石头的踪迹一直走,眼前豁然开阔,一条貌似峡谷的河沟横在前面——红色石头全部呈流水状凝固在这里,像一株株红色的冰挂,又似一股股封冻的岩浆,与沟底一处处流淌着的细小河水、远处覆满的绿色植被和山顶上转动的风车构成了一幅优美的实景画。
海浪一样的奇妙地质,是大自然岁月打磨的痕迹,古老的沙丘随着平原的上升以及漫长的风、水侵蚀雕刻,砂岩的层次逐渐清晰地呈现出来,深深的沟壑都是雨水冲刷而成的奇特线条,如同胶片的纹路——有的纹路呈螺旋状包裹住山包;有的外观上呈现出一层一层蜿蜒的纹路,层层重叠的波纹如同汹涌的海浪,亦静亦动;不同的光线和角度呈现出不同的姿态,看上去非常壮观。
“丹霞地貌沟壑纵横,壮丽秀美,有很高的科考价值和观赏价值,呼吁能继续加强对丹霞地貌的保护,科学开发利用,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观赏这一奇特地貌。”摄影爱好者张女士说。
保护开发双轮齐驱
实现生态与经济双赢
长期以来,波浪谷这片美丽的丹霞一直隐藏在风沙之中没有得到有效利用。当摄影爱好者的镜头发现它后,无数游人纷至沓来,唤醒了这片沉睡的土地,也给当地带来了烦恼。私搭乱建、乱踩乱入、私刻乱画……大量的地质遗迹面临着被破坏的巨大风险。
为了更有效地保护资源,靖边县经过深思熟虑,决定改堵为疏,引进高水平机构对波浪谷进行保护性开发。2017年9月,靖边县政府与国内领先的景区开发公司——中景信旅游投资集团签订合作协议,就波浪谷景区的资源开发展开合作,力求尽快把波浪谷景区打造成榆林市首个5A级旅游景区和国内一流旅游目的地。中景信是国内投资、开发、运营和管理景区的龙头企业,具有丰富的旅游景区开发建设经验。协议签订后,集团按照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标准,对波浪谷景区进行了高标准的开发建设,对波浪谷地质资源进行了科学有效的保护。
如何保护好波浪谷宝贵的地质资源,利用好景区的优美风光,把波浪谷打造成全国游客喜欢的科普胜地?中景信旅游投资集团副总经理兼波浪谷景区负责人毕东林说:前提是必须有一个高起点、高水平的规划。
为此,中景信集团在开发之初就树立了规划先行的理念,按照“科学规划、统一管理、严格保护、永续利用”的原则,先后投资1200多万元,对标武夷山、云台山、张家界等一流景区,聘请国内一流规划设计单位对景区进行高起点的规划。先后邀请北京巅峰智业旅游文化创意公司编制了《波浪谷旅游区总体规划》和《波浪谷旅游区修建性详细规划》;围绕景区配套编制了《龙洲特色小镇修建性详细规划》;聘请北京建工建筑设计研究院编制了《景区入口地段详细规划建设工程设计》;聘请陕西建工第一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编制了《景区游客服务中心项目设计》;聘请陕西省地调院编制了《地质公园建设专项规划》;聘请榆林众智建筑设计公司编制了《靖边波浪谷景区丹霞入口停车场设计》;聘请陕西中霖集团工程设计研究院编制了《景观大桥设计》等规划。
波浪谷景区的规划汇集了国内、省内众多专家的思想和理念。景区的一草、一木、一石、一牌,栽什么草、种什么树、立什么牌,都严格按照规划、结合具体实际实施,按照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