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证券报】
●三部门着力促进光伏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发展严禁囤积居奇多晶硅不得囤积倒卖电站开发等资源
三部门昨日联合发布《关于促进光伏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发展的通知》,《通知》提出:要避免产业趋同、恶性竞争和市场垄断;不得囤积倒卖电站开发等资源;鼓励有关企业及公共交易机构等合理开展多晶硅及电池等物料储备,严禁囤积居奇。
●能源危机“火烧眉毛”欧元汇率“翻身”难上难
囿于经济前景暗淡、能源危机、通胀高企等因素,今年以来,欧元走弱引发市场关注。在业内人士看来,在能源危机和经济放缓同时发生的背景下,欧央行加息对于扭转欧元弱势的作用可能较为有限。长期来看,欧元汇率或将持续承压。
●文旅产业数字新业态加速崛起
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司长缪沐阳在发布会上介绍,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带动作用逐步凸显。十年来,全国规模以上文化企业数量从3.6万家增长到了6.5万家,年营业收入从5.6万亿元增长到11.9万亿元。
【证券时报】
●三部门引导各类资本合理参与光伏产业
8月24日,工信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能源局等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促进光伏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发展的通知》。《通知》指出,要引导各类资本根据双碳目标合理参与光伏产业,并严厉打击光伏行业领域哄抬价格、垄断等违法违规行为。
●10年来全国规模以上文化企业增至6.5万家
8月24日,记者从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获悉,10年来,全国规模以上文化企业数量从3.6万家增长到了6.5万家,年营业收入从5.6万亿元增长到11.9万亿元。文化和旅游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市场主体不断壮大。
●A股回暖突遭急流公募基金仍乐观看待后市
在市场回暖数月后,昨日的大跌让A股市场再遇考验,多家基金公司盘后发表了对行情的解读。多数基金公司认为相关板块的高景气预期已相对充分,并带来了兑现收益的压力,下挫是交易相对拥挤引发的短期急跌。展望后市,华夏基金认为,预计市场向下空间不大,震荡期可逢低买入。
【证券日报】
●359家创业板公司披露2022年半年报业绩204家公司实现归母净利同比增长
随着上市公司2022年半年报进入密集披露期,创业板公司“中考”成绩单逐步揭晓。数据显示,截至8月24日,已有359家创业板上市公司披露了2022年半年报业绩,204家公司今年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占比近六成。其中,48家公司报告期内实现归母净利润同比翻番,主要集中在以光伏和锂电为代表的新能源行业和新一代信息技术行业。
●北交所上市公司半年报披露过半62家公司总营收同比增41.3%
上市公司半年报披露已进入高峰期。据Wind资讯数据统计,截至8月24日记者发稿,62家北交所上市公司披露半年报,数量过半。62家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合计347.40亿元,同比增长41.3%,实现净利润32.54亿元,同比增长28.7%。
●国内成品油价格“五连跌”落地卡车司机:成本确实降了,但“还不够”
国内汽油、柴油价格下调已于8月24日如期兑现。《证券日报》记者调查发现,随着油价“五连跌”落地,终端用户用油成本有所下降,但对于月跑5000公里的卡车司机们来说,当前的柴油价格依旧偏高,与去年相比,月均用油成本仍多出至少3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