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铜材制造行业龙头到碳基材料隐形冠军,楚江新材(002171)沐雨栉风二十余载:1999年成立,2007年初登资本市场,2014年实现整体上市,2015年并购顶立科技,2018年收购天鸟高新,2020年启动分拆上市。公司前进每一步都耦合着资本市场改革的步伐,通过融合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从传统加工行业向高端制造业迭代升级。
2017年以来,楚江新材营业收入相继迈过100亿元、200亿元、300亿元大关,净利润则从2015年的不足亿元,快速增长至2021年的5.6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40%。
2022年上半年,公司延续稳健增长态势,实现营业收入205.71亿元,同比增长19%,净利润2.81亿元,同比增长8.7%。
近日,证券时报“走进上市公司排头兵”采访团走进楚江新材,对话公司董事长姜纯,探寻传统产业向高端突围的成长路径。
铜材制造行业黑马
在铜材制造行业摸爬滚打40余年,科班出身的姜纯在业内颇有名气,不仅仅是因为过硬的专业技术,更重要的是他在关键时候的当机立断。
1983年,姜纯从江西冶金学院压力加工专业毕业,被分配至芜湖市消防器材厂,后于1985年调入芜湖冶炼厂。1986年,由芜湖冶炼厂与当地大桥镇联营,芜湖市有色金属压延厂成立,但却受制于产能利用率不足,陷入经营困境。1991年,技术员出身的姜纯扛起重任,出任厂长一职,历经三年,不仅把工厂拉出亏损泥潭,而且将其打造成“安徽省乡镇企业十强”;1998年,由芜湖冶炼厂旗下压延厂与型材厂整合而成的鑫科材料改制上市,姜纯于2000年出任上市公司总经理。2002年,因管理理念及经营思路不同,姜纯毅然离职,选择下海自主创业,并一路带领“楚江人”在铜材制造领域披荆斩棘。
“当时不自知,但现在回过头看,出任厂长、下海创业这两个节点对我来说确实是人生的重大转折。”姜纯坦言。在外界看来,楚江新材像是铜材制造行业中闯出的一匹黑马,殊不知背后暗藏着一套精妙而巧思的经营逻辑。
产能利用率100%、产销率100%、资金回笼率100%,是楚江新材铜材制造板块的“座右铭”。姜纯认为,将产能化为产品,将产品化为销量,再将销量化为实实在在的现金流入,才能形成正向的良性循环,而在这过程中,降本增效、提升服务是个中利器。“公司始终动态平衡产品、经营、产能之间的关系,而在国内能够做到前述三方面均衡发展的铜材制造企业可谓凤毛麟角。”姜纯表示。
早年间,楚江新材便摸索出了以再生铜为原料的生产模式,初衷是为了降本,而今在“双碳”目标下更被赋予了新的意义。据介绍,目前优质再生铜与采购电解铜的平均价差在1000元/吨-1500元/吨,而公司铜合金产品的再生铜综合利用比例达60%-70%,远高于同行,且产品的物理性能、精度水平等方面均处行业领先地位,大大降低了原材料采购成本,推高产品性价比优势。“未来随着再生铜回收率加大,公司的成本领先优势将进一步扩大。”姜纯指出。
铜材制造行业具有小批量、多品种、个性化定制等特点,如何高效精准地对接客户多元化需求也至关重要。楚江新材建立起按行业精细化分类的客户档案,并依托全国自建的40多个营销平台,提供24小时快速响应及门到门的交付服务,在业内独树一帜。
2021年,楚江新材“明星产品”高精度铜合金板带材产销30万吨,市占率超13%,已连续多年稳居全国第一,铜合金线、高端铜导体产品均居于细分赛道领先地位。
打造碳基材料第二增长极
铜材制造属于基础材料产业,行业集中度不高、竞争激烈,楚江新材虽为行业翘楚,但仍难摆脱微利状态,综合毛利率徘徊在7%左右。
“早年,公司整体的技术装备比较贫乏,对装备的投资也较小,我渐渐觉得产品的整体层次低了,想往更高端的材料领域转型,并购重组的念头开始萌发。”姜纯告诉证券时报记者。
2015年,军工新材料高端热工装备企业顶立科技进入姜纯的视野。技术含量高、聚焦专注产学研一体化,顶立科技毛利率常年稳居50%以上,其智能热工装备处于行业龙头地位,卡位下游新材料关键环节,契合了楚江新材向高端化转型的诉求。
“顶立科技瞄准的是高端市场,虽然毛利率高但规模化程度不够,若想寻求可持续的快速增长,必须开拓更为广阔的民用市场,而近年来碳纤维、石墨等材料在光伏、半导体等领域快速普及,军转民恰逢其时。”姜纯表示,相比于军品,民品对企业供货能力、产品性价比方面有着更为全面的要求,市场打法完全不同,而楚江新材长期深耕民用市场,在市场化经营、规模化拓展方面恰恰能与顶立科技形成强有力的互补效应。
二者的协同从顶立科技的业绩增速上可见一斑。2015-2021年,顶立科技营收规模从1.42亿元跃升至3.24亿元,净利润水平从4037万元增长至9400多万元。
“放眼全球的高端热工装备企业,营收规模突破2亿的很少。今年顶立科技的营收目标是做到5亿元以上,未来增长空间巨大。公司还围绕碳化硅材料进行深入研究,高纯碳粉性能指标达国际领先水平,产品纯度可达99.9999%以上,并已实现小批量生产。不谦虚地说,顶立科技是在挑战‘世界难题’。”姜纯表示。
将顶立科技收入囊中后,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