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落地两周年:激发创新企业成长动力加速形成优质创新资本中心
时间:2022-08-24 00:00:00来自:证券日报字号:T  T

海阔潮平风正劲,奋起扬帆正当时。2020年8月24日,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平稳落地,同步推进“增量”和“存量”改革,资本市场注册制改革迈出承前启后的坚实一步。

创新就是生产力,企业赖之以强,国家赖之以盛。两年来,创业板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企业市场准入和培育服务体系逐步健全,促进创新企业持续成长和优胜劣汰的制度机制持续优化,符合创新市场特点的配套制度和产品体系日渐完善,加速形成优质创新资本中心,为建设世界一流交易所夯实基础。

深交所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8月23日,创业板上市公司数量达到1175家,总市值突破12万亿元,累计IPO融资近7665亿元,再融资近9546亿元,汇聚九大战略新兴产业,合计市值占比高达73%。

“创业板注册制改革成效显著,为我国资本市场进一步深化改革打下坚实基础。”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表示,创业板上市公司体量明显扩大,市场活跃度大幅提升,对实体经济的融资支持力度显著增强,积极助推实体经济增长及新兴行业发展,培育了大量龙头公司。

三大重点领域“创新强项”亮眼

两年来,创业板“优创新、高成长”特色更鲜明,创新企业市场准入和培育服务体系更健全,聚焦先进制造、数字经济、绿色低碳等重点领域,支持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做优做强,打造多元包容的创新企业上市高地,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创业板注册制改革坚定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守‘三创’‘四新’定位,始终把支持技术创新、产业创新、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摆在突出位置,支持一大批优秀高新技术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和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在创业板上市。”中信建投证券执委委员、投资银行业务管理委员会主任刘乃生表示。

数据显示,截至8月23日,注册制下创业板新上市公司共355家,占创业板公司总数的30%,总市值超2.6万亿元,占板块整体市值的21%,近九成为高新技术企业,近六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

创业板注册制改革以来,多元包容的市场体系更加健全,汇聚了众多创新创业企业,先进制造、数字经济、绿色低碳三大重点领域的新兴产业企业集群化发展趋势尤为明显。行业龙头企业不断引领产业持续创新,以高质量科技供给带动产业迈向中高端,形成具有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有力促进科技、资本与产业深度融合。

攻坚关键技术的先进制造产业夯实“制造强国”发展基石。先进制造领域内涵丰富,涵盖了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涉及装备、实体产品制造的所有细分行业。以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为例,创业板涌现了一批以蓝盾光电、盈建科为代表的发力“中国智造”的优质上市公司,为中国制造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起到了有力推动作用。

创新突破的数字经济产业筑牢“数字中国”发展底座。属于数字经济领域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位居创业板战略性新兴产业首位,涌现出华大九天、江波龙、广立微等多个单项冠军,拥有细分行业领先的技术研发能力。

服务“双碳”战略的绿色低碳产业厚植高质量发展生态根基。创业板新能源产业公司持续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打造绿色低碳产业新高地。

“在创业板资本平台的助力下,亿纬锂能已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高质量锂电池平台公司,同时拥有消费电池和动力电池核心技术和全面解决方案。”亿纬锂能董秘江敏表示。

令人欣喜的是,在创业板注册制改革赋能下,多家公司正在开展行业前沿领域的研究。如凯盛新材的聚醚酮酮连续化及规模化生产技术,有效解决了PEKK聚合过程中“副反应多”“易相分离”等问题,显著提高了产品质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首次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和产品封锁。

三大资本工具积极赋能

两年来,创业板注册制以增量改革带动存量改革,在再融资、并购重组同步实施注册制,打造更加灵活的股权激励制度体系,三大资本工具相辅相成,打造上市公司创新成长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为企业上市后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大刀阔斧的注册制改革使再融资制度更具包容性,极大激发了公司热情。一方面,针对创业板公司普遍轻资产、业绩容易存在波动等特点,创业板取消了“最近一期末资产负债率不低于45%”和“最近两年盈利”等发行条件。另一方面,创业板推出简易程序制度,审核快,时间短,募集资金不超过3亿元且不超过净资产20%的“小额快速”再融资项目快速增加。

截至8月23日,深交所共受理创业板公司再融资申请525家次,369家次再融资已注册生效,占创业板公司总数的比例达31.4%,拟募集资金超4000亿元,其中319家实施完成,实际融资3394.03亿元。

“创业板注册制改革后,上市公司再融资制度得到优化,明确了再融资审核流程和时间,提高了企业融资、并购重组效率。”阳光能源董秘陆阳表示,受益于此,公司2021年非公开发行工作从监管部门受理到批复用时不到3个月。在2021年新能源板块二级市场整体表现优异的背景下,公司当年顺利完成非公开发行从论证到发行的整套工作。

注册制改革补齐重组制度短板,统一标准,将重组上市标准与IPO拉平。重组市场稳中向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