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发布2022年中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03.39亿元,同比增长127.16%,归母净利润122.24亿元,同比增长312.17%,扣非归母净利润124.93亿元,同比增长317.19%。其中2022Q2营业收入356.49亿元,同比增长123.64%,归母净利润70.29亿元,同比增长231.83%。
硅料:上半年量价齐升,高景气度有望持续。产量:2022H1,公司高纯晶硅产量10.73万吨,同比增长112.15%,产能利用率达119.28%,国内市占率近30%,其中公司N型硅料出货量持续提升。
产能:公司拟在包头和保山再建设20万吨多晶硅产能,2024年底硅料产能或达80万吨,规模优势明显,市占率有望进一步提升。价格:
根据PVInfoLink数据,2022H1硅料单晶致密料均价最高达27.2万元/吨,硅料行业高景气度持续。我们预计,受疫情和四川限电的影响,下半年国内硅料供应量或低于预期,硅料价格有望维持高位。
成本:公司硅料生产平均综合电耗、蒸汽消耗、硅粉消耗同比分别下降13%、63%、4%,生产全成本进一步下降至6万元/吨左右。
电池:盈利能力改善,新技术多点开花。销量:2022H1,公司实现电池销量21.79GW,同比增长54.55%,其中大尺寸出货比例超过90%。
根据PVInfoLink统计,2022H1通威保持全球电池片出货第一,龙头地位稳固。产能:22年底公司电池组件端产能规模或将超过70GW,有望带动公司业绩进一步增长。根据公司的产能规划,明年年底电池片产能有望突破100GW。盈利能力:受益于下游需求旺盛拉动,电池行业开工率提升,上游硅料和硅片成本压力得到一定传导,盈利情况同比改善。技术:公司PERC电池实现非硅成本20%的下降,同时公司规划建设8.5GWTOPCon电池产线,预计采用自主研发的多晶硅沉积路线,平均转化效率超过24.7%。此外,公司也积极布局HJT、对全背接触电池以及钙钛矿/硅叠层电池等前沿技术的研究和开发。
【投资建议】
目前硅料价格维持高位,电池行业盈利修复,公司扩产计划持续加码,预计公司硅料和电池组件行业龙头地位将进一步巩固。预计公司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1258.04、1386.61、1473.06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44.94、219.89、233.12亿元,对应EPS分别为5.44、4.88、5.18元。对应2022-2024年PE值分别为9.84、10.96、10.34倍,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下游需求不及预期;
行业竞争格局加剧;
公司项目投产进度不如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