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回顾:2022年1月3日《轮到大金融了》开始,全市场独树一帜推荐“大金融”(银行、地产),一季度房地产、银行,位列涨幅榜前三位。4月17日《接棒:大消费即将迎来买点》、4月24日《关键决断一周》建议珍惜底部时光。6月5日《当低估值蓝筹遇上高盈利成长》提示关注以中证1000为代表的高盈利中小成长。
经济的担忧是市场较为核心关注焦点。2022年以来稳增长的四个抓手,房子、车子、消费、基建。站在当前,市场风格破局,需要房子、消费出现改善迹象与信号。在此之前,市场依然维持震荡格局,大票风格需要等待,小票风格的演绎音乐尚未停止。整体来看,市场将维持当前以中证1000、国证2000为代表的中小市值主线。希望在孕育,以沪深300、上证50为代表,与经济复苏相关的“大票”正在逐步迎来配置良机,特别是伴随着住建部财政部央行联推“保交楼”专项借款,经济复苏的信心正在积聚。
音乐依然在奏响,还没停,中证1000、国证2000是进攻的选择。流动性整体充裕,二季度业绩市场已基本定价,三季报来临前的空窗期,市场从6月《低估值蓝筹遇上高盈利成长》从“风光水”,逐步向以国证2000、中证1000为代表的中小市值方向演变,可关注如信创、工业软件、新能源+、机器人、XR电子硬件等方向衍生。可重点关注我们在5月初推出的“科创精选组合”,8月推出的“黑马制造50”。
希望在孕育,以沪深300、上证50为代表,与经济复苏相关的“大票”正在迎来配置时点。关注大消费类核心资产(社服、医美化妆品、交运、家电家居、医疗、白酒等)和大金融的长三角与川渝地区城农商行。
1)从当前股价来看,这类大票标的已调整到接近4月底的底部区域,已经计入较多悲观预期。与我们在4月底我们建议投资者《接棒:大消费核心资产迎来买点》有所相似。看似没有希望,但其实回头去看再难找到如150块的中免、1600块的茅台的便宜筹码。展望未来6个月,可慢慢配、慢慢买,积累底仓筹码。2)继一季度稳增长相关措施出台后,目前对房子、消费的更多措施再度迎来密集出台时间点。对于房子,①住建部财政部央行联推“保交楼”专项借款是恢复房市信心第一步。②房地产纾困基金从点到面,除了郑州以外,其他省市跟进情况,参考2018年股权质押纾困基金。③房地产的恢复,沿着"保交楼"--地产销售--地产投资的顺序依次演进,数据端关注金九银十数据能否企稳回暖。3)对于消费,我们看到①国际交流与航线正在逐步恢复,8-9月北上广逐步恢复伦敦、德国、芬兰、加拿大等主要航线,②国际航线熔断标准调整,③9月的上合组织峰会,11月的G20会议也值得关注。
过往6次限电多持续月余,对工业企业经营生产活动有限;限电期间,周期、电力相关行业市场表现居前。预计本次限电影响有限。2003年至今,曾有6次较大规模限电事件,限电当月,国内工业增加值几乎普遍下行,但随后回升;主要工业品如螺纹钢、水泥价格短期上涨。从限电期间行业表现来看,2003年、2010年和2011年限电期间,周期品表现居前,同期大幅跑赢沪深300;2020、2021年以及本轮限电以来,电力设备等发电相关行业表现较好,本轮电力设备、公用失业和煤炭超额收益分别达5.2%、5.0%、3.7%。本轮限电主因在于高温下居民用电激增+水电供给短缺,自8月14日四川发布让电于民通知以来,螺纹钢、铝、锌、水泥等主要工业品价格暂未见明显上涨,受限产影响较大的锂与多晶硅价格短期或有上行风险,随着国内煤炭增产增供措施逐步见效、能源局加大煤炭调度,在当前总需求整体偏弱的环境下,限电对工业生产以及大宗商品价格的影响预计有限。
本周中观景气:1)海外能源危机叠加国内电力保供压力,大量材料供需趋于紧张、价格上涨。2)农林牧渔消费方面,关注海参价格高景气。3)“金九银十”逐步临近,汽车进入景气度验证期。
风险提示:1)国内疫情反复,影响经济复苏;2)政策落实不及预期,地产问题进一步恶化;3)电力短缺情况恶化,限电限产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