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联迪信息今日申购;非对称降息落地,5年期以上LPR下调15基点,后续降息或仍有空间;央行:保障房地产合理融资需求,加大对平台经济重点领域金融支持;上海:优先支持有驾驶人的智能出租、智能公交等开展示范运营活动;海南省碳达峰实施方案:到2030年全岛全面禁售燃油汽车;佛山出台预制菜“十三条”:建大数据中心推“数字监管”,3年培育超5家龙头企业;美股收跌,纳指跌超2.5%,大型科技股普遍下挫。
隔夜外盘
美东时间周一,美股三大指数低开低走集体收跌。截至收盘,纳指跌2.55%,标普跌2.14%,道指跌1.91%;大型科技、散户抱团概念股普跌,奈飞跌超6%,英伟达跌逾4%,AMC院线跌超40%;热门中概股逆市上涨,拼多多涨近5%。
欧洲三大指数全部下跌。截至收盘,英国富时100指数跌0.22%,法国CAC40指数跌1.8%,德国DAX30指数跌2.32%。
热点聚焦
1、非对称降息落地,5年期以上LPR下调15基点,后续降息或仍有空间
8月22日,新一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公布,1年期LPR为3.65%,上月为3.7%;5年期以上LPR为4.3%,上月为4.45%。
专家认为,本轮LPR非对称下调,既传递出货币政策将维持宽松的政策基调,也表明了继续呵护经济平稳复苏和信心修复,但不过度刺激、继续防止资金空转脱实向虚的政策信号。展望下半年,由于9-12月MLF到期量较大,在当前流动性宽裕的环境下,多位专家预测后续MLF可能继续缩量续做。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认为,在后期美联储加息节奏有所放缓、货币政策“以我为主”的基调下,也不排除再次降息的可能。三季度降准的概率不高,但若四季度房地产融资有所改善,宽信用进程加快,在结构性流动性短缺框架有所恢复的情况下,为给银行体系提供长期流动性、进一步降低负债成本,也不排除会适时进行0.25个百分点的小幅降准操作。
2、央行:保障房地产合理融资需求加大对平台经济重点领域金融支持
8月22日,人民银行行长、国务院金融委办公室主任易纲主持召开部分金融机构座谈会。会议强调,主要金融机构特别是国有大型银行要强化宏观思维,充分发挥带头和支柱作用,保持贷款总量增长的稳定性。要增加对实体经济贷款投放,进一步做好对小微企业、绿色发展、科技创新等领域的信贷支持工作。要保障房地产合理融资需求。要依法合规加大对平台经济重点领域的金融支持。政策性开发性银行要用好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加大对网络型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升级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国家安全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领域相关项目的支持力度,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并带动贷款投放。要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统筹信贷平稳增长和防范金融风险之间的关系。
3、上海:优先支持有驾驶人的智能出租、智能公交等开展示范运营活动
上海市交通委员会就《上海市智能网联汽车示范运营实施细则(试行)(征求意见稿)》公开征询意见。其中提出,优先支持有驾驶人的智能出租、智能公交、智能重卡等开展示范运营活动。在法律法规完备、相关申请主体运营组织、车辆技术能力达到一定条件后,支持在本市特定路段或封闭区域内开展高等级智能网联汽车示范运营活动。
4、海南省碳达峰实施方案:到2030年全岛全面禁售燃油汽车
海南印发《海南省碳达峰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初步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与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碳排放强度得到合理控制,为实现碳达峰目标打牢基础。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至22%以上,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0%以上,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下降确保完成国家下达目标,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继续下降。到2030年,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构建,重点领域绿色低碳发展模式基本形成,清洁能源岛建设不断深化,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政策体系不断健全。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力争提高至54%左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相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顺利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到2025年,公共服务领域和社会运营领域新增和更换车辆使用清洁能源比例达100%。到2030年,全岛全面禁止销售燃油汽车。
5、佛山出台预制菜“十三条”:建大数据中心推“数字监管”,3年培育超5家龙头企业
8月22日从佛山市农业局获悉,日前《佛山市加快推进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已正式出台,围绕打造集群发展的产业园区、争创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完善仓储冷链物流网络等部署了13项重点任务,提出力争3年(2022—2024年)建成3个以上省级预制菜产业园,培育年产值超亿元预制菜农业龙头企业5家以上,使佛山预制菜产业配套基本健全,标准化水平明显提升。
6、国际天然气期价创新高专家建议中国企业尽快签订组合合约
近日,纽约商业交易所(NYMEX)天然气主力9月份合约创下新高,引发市场对国际天然气供应危机的担忧。据证券日报,多位分析人士表示,国际天然气价格走高是由于供需失衡,当前供应端一度受阻,在需求端的不断推动下,国际天然气期价创历史新高;与此同时,国际天然气供需压力必然会传导至亚洲市场,中国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