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踏实地护航实体经济彰显"期货担当"
时间:2022-08-22 00:00:00来自:证券日报字号:T  T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金融与实体经济良性循环逐步形成,期货市场以服务实体经济和国家战略为宗旨,保持高质量发展势头,一大批新的商品期货相继登场,衍生品工具体系不断丰富,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期货市场创新发展道路,并在有效管理价格风险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以脚踏实地的行动交出一份优异答卷。

期货期权品种从31个到99个;市场规模体量从4.94亿手、68.20万亿元到30.46亿手、257.48万亿元;市场客户权益总额从0.18万亿元到1.37万亿元;期货公司整体净利润从36亿元到近137亿元;全市场机构客户数从1.97万户到7.57万户;期货市场机构成交占比从9%到42.2%……看似简单的数字变化背后,实则是中国期货市场过去脚踏实地取得的成绩。

筑牢市场“稳”的基础

开拓高质量发展新局

许丹良是方正中期期货有限公司总裁,投身期货行业已30余年,可谓中国第一代期货人,见证了行业的发展,更见证了时代的变迁。

在许丹良看来,为实体经济对冲风险,为国民经济保驾护航,是中国期货业的使命。尤其在近十年间,中国期货市场发生巨大改变,经历黄金十年,在创新中实现量变,在量变中提质,为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默默服务。

产品工具是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抓手。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新时期众多发展新命题,中国期货市场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从实体经济的需要出发创新“作答”,不断丰富品种、创新服务、完善监管,矢志于“让实体看见方向、助经济稳健运行”。

2012年至今,十年间中国期货市场新上市品种66个,超过前20多年上市品种数的总和。中国期货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期货期权品种共有99个,含商品期货64个,金融期货7个,商品期权23个,金融期权5个,其中包括9个对外开放品种;品种序列覆盖面不断扩展,已经形成以铜为代表的有色产业、以铁矿石螺纹钢为代表钢铁产业、以油脂油料为代表的压榨养殖产业、以原油LPG为代表的能源产业等多条产业链品种体系,基本涵盖国民经济发展主要领域。同时,有色金属、钢矿、豆类、塑料、PTA等品种价格的国内国际影响力日益提高。

在市场规模体量和建设方面,十年间期货市场呈现出持续增长和不断深化的态势。截至2022年上半年,期货市场累计成交量、成交额分别为30.46亿手和257.48万亿元,是2012年同期(4.94亿手,68.20万亿元)的6.17倍、3.78倍。截至2022年6月底,市场客户权益总额1.37万亿元,全市场机构客户数达7.57万户,与2012年底相比(0.18万亿元,1.97万户),分别增长6.6倍和2.8倍。

十年间,中国期货市场还有很多成绩可圈可点。据中国期货业协会相关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介绍,例如做市商、套期保值限额等制度规则体系不断优化,交易成本进一步下降,实体企业参与便利性提升,期货市场整体运行质量和效率不断提高等。截至2022年上半年,期货市场个人和机构成交占比约为57.8%和42.2%,相比2012年,机构占比提升了33.2个百分点。

在着眼于服务国家保供稳价大局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在坚决防范市场风险、筑牢市场“稳”的基础上,大商所通过加大品种工具和市场创新服务力度,拓展服务深度和广度,打通期现市场深度结合的关键堵点。近十年间,大商所已上市21个期货品种和11个期权品种,产品和服务体系持续丰富,有效覆盖农业、能源化工、煤炭矿产等国民经济主要领域,期货市场功能以及期货价格在境内外的影响力日益提升,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之路越走越宽。

“大商所始终积极探索改革创新发展道路,通过加快产品工具和服务模式创新,推动市场服务实体经济取得新成效、开拓期货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在品种工具方面开创了期货市场中多项‘首个’。”大商所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例如,2013年,大商所先后上市全球首个实物交割的铁矿石期货、我国首个生鲜品种的鸡蛋期货;2017年,上市我国首个商品期权的豆粕期权;2018年,铁矿石期货作为国内首个已上市品种引入境外交易者;2020年,液化石油气期货、期权同步上市,大商所品种拓展至能源,一个品种同步上市期货、期权在国内尚属首次;2021年,国内首个活体交割畜牧品种——生猪期货在大商所上市并保持平稳运行。

自2006年开启中国金融期货市场的新纪元后,金融期货事业便经历了从无到有、茁壮成长的发展历程。截至目前,中金所已先后构建起权益类、利率类两大产品线,共上市9个品种,包括沪深300、上证50、中证500、中证1000股指期货4个,2年期、5年期、10年期国债期货3个,以及沪深300和中证1000股指期权2个。

中金所相关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自成立以来,交易所便把更好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作为根本着力点,具体来看:一是市场运行平稳,风险管理功能逐步发挥;二是中长期资金入市进程稳步推进,提升机构服务能力;三是丰富预期表达渠道,提高市场信息反映效率;四是助力注册制等基础制度改革推进,提升直接融资质量效率;五是投资者结构更趋完善,市场生态不断优化。

目前,银行、保险、证券、公募、私募、信托、期货子公司、QFII、RQFII、养老金等机构投资者,均已获准参与金融期货市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