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此消彼长”,预计具备“估值优势”和“景气优势”的行业更受青睐。我们在6.25《A股22年中期策略展望:此消彼长,水到渠成》
提出中美金融经济周期错位带来了资产比价优势,A股中的“中国优势资产”迎来布局良机。
如何兼顾估值与景气?久期收缩新视角。我们基于个股在某个时刻的总市值、盈利预测增速G(年度)、年度归母净利润,测算其在当下预期的利润增速G下,需要额外增加多长时间可以使得其PE估值水平回归到行业估值中枢水位,将此定义为“久期D”,这一概念表征某只个股高出行业估值水平的部分所对应的若干年盈利透支增量之和。
复盘历史,从过去5轮市场下跌及反弹周期测试久期收缩策略有效性,核心结论如下:
(1)在市场下行期间,“久期D”因子的影响显著,久期长度与涨跌幅呈现显著负相关,低久期组合明显跑赢,具备较好防御性。
(2)在市场反弹期间,“久期D”因子与股价相关性降低。而“久期收缩度”与“盈利预期增速G”两大因子有效性较高。其中“久期收缩度”
的有效性超过了“盈利预期增速G”,在久期强收缩的支撑下,低盈利组合甚至能跑赢高盈利组合,如2021.3-2021.5反弹期间等。
(3)在市场反弹期间,单一盈利增速G因子内部表现会有明显分化,久期强收缩的个股表现更佳。构建“业绩高增速+久期强收缩”的组合在过去5轮反弹行情中明显占优,与之相反的组合则明显跑输。
立足当下,久期收缩策略如何应用?
“此消彼长,水到渠成”支撑贴现率下行驱动A股中期震荡上行,建议关注“业绩高增速+久期强收缩”组合。6.25中期策略以来我们持续提示“此消彼长”将是下半年的核心矛盾,“美国衰退得快+中国复苏得慢”组合之下A股将呈现贴现率下行驱动的震荡上行行情。“业绩高增速+久期强收缩”组合兼具景气高位与估值有效消化的特性,在震荡上行的市场中值得关注。
风险提示:企业实际盈利增速与预期或有差异、历史收益不代表未来收益、文中所呈现行业及个股仅为客观数据测算所得,不代表买入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