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某新能源产业链头部公司的CVC(企业风险投资)上半年准备发一期30亿的新基金,我们联合地方引导基金加上一些VC机构凑了5个亿想尽各种办法,硬投了进去。”国内某中型地方国资平台投资负责人告诉证券时报记者,“外界艰难的募资环境对他们影响甚微,产业链上的资源太丰富了,大家都想着和这种类型的公司深度合作。”
上述现象体现了当下热门赛道产业资本的优势所在。目前,随着国内CVC发展进入新阶段,不仅科技互联网企业“标配”CVC,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也积极参与CVC投资。他们中有以联想集团、碧桂园、温氏投资为代表的传统企业,还有以蔚来汽车、宁德时代为代表的新制造企业后浪。
CVC阵营的不断壮大有目共睹。贝恩咨询《2022年全球并购报告》数据显示,CVC在风险投资额中的比重,由2010年的11%提高到2020年的21%,10年提升10个百分点。根据CBInsights的数据,2015~2021年全球新增1347家CVC,其中2021年新增了221家。2021年,全球CVC投资总量更达到了新高度,金额达1690.3亿美元,相比2020年的700亿美元增长了142%。
在中国范围内,CVC投资也迅猛发展,2021年,CVC投资总金额达242亿美元,同比增长达到了137%;投资案例为636起,其中一半以上是聚焦于早期投资阶段。“寻找更早期的技术来源”、“从简单套利迈向价值发现”、“强调创新”等成为CVC的新标签,这使得创新产业中的CVC呈现出一些趋势性的变化。
创新驱动+财务回报
CVC成转型新锚点
刚刚过去的7月,元琛科技、和元生物、亚信安全、东微半导、呈和科技等多家科创板公司发布设立产业基金或完成备案相关公告。今年已经有近50家科创板公司设立了产业投资基金,掀起了科创板CVC设立的热潮。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亲自下场,快跑进入私募股权投资战场。据粗略统计,国内上市公司CVC大约已占到整个风投市场20%至30%的份额,逐渐成为我国风投创投领域的一股新势力,在一级市场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纵观国内CVC的发展历程,在2012年以前,互联网技术兴起,国内VC(风险投资)/PE(私募股权投资)政策环境逐步建立,该领域的CVC机构以跨国PE、CVC机构为主;在2013~2016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企业盈利能力变强,尤其是互联网行业的腾飞,整个VC/PE行业快速发展,互联网CVC也应运而生。此外,“上市公司+PE”的模式一度盛行,使得一大批上市公司一只脚踏入了一级市场的大门,试水私募股权投资,后期逐步转型,奠定了发展的基础。2017年以后,随着经济向高质量阶段发展,科技创新愈发重要,加上产业升级的内在需求,CVC整体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互联网、科技企业和制造业企业成为CVC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力量,支持产业创新发展。
“创业板开板之后,大量的民营企业可以上市,相比之前上市的国企而言,他们更具有市场化的思维,懂得从市场中寻找和吸收有助于企业发展的元素。”与数十家上市公司合作设立CVC的金鼎资本创始合伙人何富昌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分析,随着民营企业上市后做大体量,成长到一定的阶段就会开始寻找第二增长曲线,并沿着产业链周边去寻找空间和机会,而投资便是最好的方式。
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马旭飞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普遍来看,CVC设立的目的有两个,即创新驱动的战略目的和企业价值增长驱动的财务目的,而主流研究结果显示,从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两个方面来看,由CVC支持的创业企业的创新水平显著高于IVC(独立风险投资机构)。
抱有“创新+财务”双重目标的CVC还有更深层次的驱动力。证券时报《粤港澳大湾区A股公司CVC问卷调查报告》结果显示,上市公司参与CVC主要原因有三方面:一是自身业务发展已达到一定规模及水平,有利用产业链扩张业务的需求;二是公司想进行前瞻性产业布局,注重“产业+投资”模式;三是通过打通上下游,节约生产成本或取得新技术、新知识以提高生产效率。
而实践中也的确如此,证券时报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了解到,诸如华润资本会通过小部分资金投向产业上下游的企业,形成更加紧密的联动性;不论是“科技领航员”,还是“科技瞭望塔”,亦或是新业务“排头兵”的CVC自身定义,都有创维创投、联想创投、TCL创投等龙头企业将其作为追逐未来的重要手段,不断从产业中挖掘投资机会;以广汽资本为代表的企业,则通过投资来绑定汽车产业关键的供应链资源、通过投资来补足传统车企在转型过程中的发展短板,并通过投资拥抱行业变革,增强赋能提高效率。
至于选择什么样的模式来参与,也会因机构而异。比如由母公司独立出资的CVC,直接投资于外部创业企业的基金,如华为的哈勃;也有通过产业基金的形式,以企业出资+外部募资为资金来源进行投资,如星河资本的硬科技基金;还有通过投资部门直接投资,如比亚迪产投、百度战略投资。
投资打法特色鲜明
CVC进入3.0新阶段
传统观点认为,给订单给资源似乎是CVC投资降维出击的惯用策略,也是对决传统VC/PE的不二法宝。但从具体的投资打法来看,主流的CVC机构多数采用纵向深耕型战略和生态圈层型战略进行投资,订单和资源只是初级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