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来时路,砥砺新征程。
党的十八大以来,资本市场改革不断深化。金融机构作为中国资本市场的主要建设者和参与者,不仅见证了市场的成长与蜕变,也充分享受到市场改革发展的红利。
这十年,券商作为资本市场“看门人”和优质资产“发现者”,初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投行文化,较好地回答了注册制这一时代之问,并在服务实体经济和践行国家战略上体现担当。
这十年,基金乘风破浪,在成长为居民理财和养老金融服务中坚力量的同时,扮好企业成长价值挖掘者的角色,引领市场长期价值投资潮流,为实体经济发展注入稳定资金。
这十年,期货发挥发现价格、管理风险、配置资源功能,为保供稳价大局贡献积极力量。“保险+期货”试点的不断创新,为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新路径,帮助农户避险增收。
这十年,各路机构资金参与资本市场投资的渠道进一步丰富,且带动长期投资理念在资本市场发挥更为突出的作用。
中介机构创新求变
服务实体经济显担当
筚路蓝缕,春华秋实。
早期的券商发展内部受制于人才与资本匮乏,外部纠结于资本市场广度、深度有待拓展,收入主要依赖经纪业务。2001年便扎根于投行一线的中信建投投行委委员、董事总经理李旭东对此感慨颇深。
“在保荐制实施早期,投行选择客户主要考虑业务规模、能否过会等,覆盖行业较为传统,行业研究流于形式,执业能力提升缓慢。试点注册制改革推动投行业务模式从审核导向转为价值发现,投行更加重视行业研究,聚焦服务科技创新。”李旭东向记者举例道,以我们保荐的铂力特来说,2014年,该公司租用西北工业大学两千多平方米的简易厂房,生产办公挤在一起,条件艰苦。2019年成为科创板首批上市公司中的一员后,铂力特利用募集资金建起现代化智能工厂,一跃成为先进的金属3D打印企业。每次看到铂力特的巨大变化,作为投行人的自豪感都会油然而生。
细数近十年发展,被称为资本市场“超级联系人”的券商背后,一条从规范壮大到主动谋求转型的脉络清晰可见。
从业绩数据看,证券行业的资本实力已今非昔比,发展更为稳健合规。据中国证券业协会公布的数据,2021年全行业证券公司实现营收5024.10亿元,实现净利润1911.19亿元,较2012年末分别增加288.05%、480.38%。此外,2021年末,证券行业净资本达2万亿元,是2012年的3倍。行业整体风控指标优于监管标准,合规风控水平整体稳定。
天风证券副总裁朱俊峰坦言,券商在履责过程中曾存在责任边界划分不清、信息披露不合规、诚信缺失等问题,经过资本市场近十年的发展叠加注册制的铺开,监管机构对券商在尽职调查、信息披露、询价定价、风险管理等环节的要求不断提高、核查责任不断加大,券商责任担当不断强化,执业质量持续提升。
业绩并非衡量券商稳健发展的唯一标尺。中航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董忠云表示,近十年,顶层设计更为注重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协同发展,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广度深度显著拓展,券商对实体经济的“适配性”也随之大幅增强。
“这十年,券商通过服务于IPO、股权再融资、债权融资等举措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直接融资规模及其占社会融资的比重稳步上升。”据广发证券投行委介绍,直接融资规模由2012年的1.80万亿元上升至2021年的11.54万亿元,占社会融资的比重由2012年的14.0%上升到2021年的36.8%。同时,截至2022年8月11日,注册制试点以来,券商已分别保荐447家、348家、105家公司在科创板、创业板和北交所上市,促进一批有成长空间的硬实力实体企业可持续发展。
中金公司投资银行部负责人王曙光认为,近十年,券商切实提高政治站位、主动担当作为,深度参与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充分发挥资源配置功能,服务经济发展实现量质双升。
这十年,与资本市场一道破浪前行的还有另一支专业机构——基金。
历史镜头拉回2012年,时年14岁的公募基金管理规模仅2.8万亿元;十年后,公募基金规模已逼近27万亿元,十年增长超8倍,行业实力大幅增强。同时,我国私募基金已从量的增长向质的发展迈进。截至2022年6月末,登记在册的私募基金管理人2.4万家,管理基金数量13万只,管理资产规模近20万亿元,基金数量和管理规模均跃居世界前列。
招商基金研究部首席经济学家李湛认为,规模只是结果,其背后体现的是近十年基金告别“野蛮生长”,以完善的内控体系和稳健的业绩赢得投资者的认可,而这也正是基金长期稳健发展的根基所在。
截至2022年6月底,股票型基金近3年、近5年、近10年回报率分别为62%、61%、144%;混合型基金近3年、近5年、近10年回报率分别为73%、80%、255%;债券型基金近3年、近5年、近10年回报率分别为14%、25%、84%。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中心分析师姚慧表示,“尽管基金净值会遇到短期波动,但若投资者坚持长期投资,基金展现出的长期赚钱效应就能给投资者以满意答复。”
截至2022年一季度,公募基金中主动权益类基金规模约3.42万亿元,相比10年前增长4.5倍。嘉实基金认为,“这十年,公募基金坚持主动管理本源,通过发展主动权益类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