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客户不够用了!机构锚定养老蓝海,各类产品扎堆上新:理财、储蓄、保险…
时间:2022-08-05 00:00:00来自:券商中国字号:T  T

居民养老保障意识被引导至空前高度!顶层纲要出炉、政策红利落地、金融机构围绕长期资金进行各种探索。

今年,建立国民养老保险体系第三支柱的标志性事件频出,金融活水如何满足养老需求正在史无前例地受到各方关注。

一场关于长期资金的备战,已经在各类机构中有序展开,涉及价值投资,也涉及稳健增值产品的多样化。

1、第二批试点机构养老理财产品扎堆上新

自养老理财试点从“四地四机构”扩容成“十地十机构”后,养老理财产品就已步入了常态化发行阶段。

近日,第二批试点机构的养老理财产品批量上新。依旧是主打长期限(五年起步)、稳健(多为R2)、费率低(0认购费、0~0.01%销售服务费、低至0.1%/年的管理费)、多重风险保障机制(同时引入平滑基金、风险准备金、减值准备等)、支持提前赎回机制(一般为罹患重大疾病和购房需求)等属性。

8月4日,第二批入围养老理财试点机构发行的首只产品——“中邮理财邮银财富添颐·鸿锦封闭式系列2022年第1期”宣布累计认购金额30亿元,仅开售不到两天就提前完成募集。目前中邮理财正在进行第二期产品的准备工作。

这个“开门红”业绩毫无疑问验证了邮储银行对养老理财目标客群的精准定位和深度触达,渠道优势不容小觑。作为拥有近4万个营业网点、服务超6亿户个人客户的邮储银行,进一步丰富了养老金融服务货架。

紧随其后,交银理财宣布称将于8月8日通过交行手机银行及试点地区网点发售其首只养老理财产品——“交银理财稳享添福5年封闭式1号养老理财产品”。特殊之处是,据中国理财网的备案产品信息显示,这只产品风险等级为R3级,较目前大部分养老理财产品的风险等级要高;而业绩比较基准为5%-7%,与同业产品相比并不处于高区间。

事实上,早在试点扩围之初,刚入围的交银理财就披露了新发产品设计方案,表示将根据“已老”和“未老”客群特色提供差异化产品,同时兼顾长期性、稳健性、普惠性等属性。

另据证券时报·券商中国记者了解,中银理财的养老理财产品也将于近期发行。

2、户均认购额高,养老理财试点扩容预期升温

银保监会副主席梁涛在日前举办的“2022青岛·中国财富论坛”上透露,截至七月末,有23.1万投资者累计认购了养老理财产品超过600亿元。“总体开端良好,进展顺利。下一步将在充分总结的基础上,研究适时进一步扩大试点的范围。”梁涛称。

23.1万投资者认购超600亿元养老理财产品是什么概念?也就是说,目前已发行的养老理财产品的户均认购额为25.97万,这显示出了市场对养老理财产品这一稳健品种的认可,也显示出了未老客群(不少投资人非老龄客群)的长期财富规划意识。

监管人士的表态说明,监管对于养老理财目前的发展态势是予以积极肯定的。这使得市场对试点扩围提速的预期,是进一步升温的。

中国理财网数据显示,截至8月4日,目前已有招银理财、建信理财、工银理财、光大理财、贝莱德建信理财、中邮理财六大银行理财子公司发行了33只养老理财产品,其中有24只为固定收益类产品,9只为混合类产品。33只产品整体表现较普通理财产品更为稳健,尤其在一季度市场下跌行情中较好地控制住了回撤,截至目前全数已发行产品的净值均保持在1以上。

3、养老储蓄试点正在路上

作为养老第三支柱货架上的新型产品,侧重“保本保收益”且具有较长产品期限的养老储蓄试点即将展开。

7月29日,银保监会、人民银行联合发布《关于开展特定养老储蓄试点工作的通知》,明确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四家大型银行将自2022年11月20日起,在合肥、广州、成都、西安和青岛开展特定养老储蓄试点,期限为一年。

在产品设计方面,特定养老储蓄产品包括整存整取、零存整取和整存零取三种类型,产品期限分为5年、10年、15年和20年四档,产品利率略高于大型银行五年期定期存款的挂牌利率。储户在单家试点银行特定养老储蓄产品存款本金上限为50万元。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对证券时报·券商中国记者表示,与一般的储蓄存款相比,特定养老储蓄产品具有期限长、品种多、利率高等三个特点,适合那些风险偏好较低、对流动性要求不高、追求固定收益的群体,与居民长期养老需求比较契合。

对于为何在全国五座城市及四大行开展试点,董希淼分析称,试点城市涵盖华东、华南、西南和西北地区,有助于通过试点了解和掌握不同区域储户对养老储蓄的需求。试点的四家大型银行机构网点多,线上线下服务渠道丰富,存量客户群体庞大,有助于更好地满足广大居民养老储蓄需求。

“此次特定养老储蓄试点基于我国公众储蓄偏好来创新产品和服务,有助于进一步丰富养老金融产品供给”董希淼建议,在试点的基础上,应尽快总结试点经验教训,适时增加试点产品规模和试点城市,将试点扩大到其他大型银行和中小银行。

不过,也有分析人士认为,养老储蓄与其他养老金融产品相比竞争力有限。一是收益率缺乏吸引力,较难实现较高的收益率;二是灵活性相对较差,且在资产配置选择上不如其他养老金融产品多样,产品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