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技术系列2:HJT转换效率不断提升 降本路径清晰明确
时间:2022-08-04 00:00:00来自:国泰君安字号:T  T

本报告导读:

HJT即本征薄膜异质结,非晶硅薄膜沉积环节为提效的关键环节,HJT降本路径明确、空间大,目前国内外光伏厂商均进行HJT扩产。

摘要:

HJT即本征薄膜异质结。HJT的结构为对称双面电池,中间是N型晶体硅,在正面依次沉积本征非晶硅薄膜与P型非晶硅薄膜,形成了PN结。同时,在硅片的背面依次沉积本征非晶硅薄膜和N型非晶硅薄膜,形成背表面场。而电池的两侧沉积透明导电薄膜(TCO)来进行导电来解决非晶硅导电性较差的问题。之所以HJT能够实现高转化效率是由于其技术很好地解决了常规电池掺杂层和衬底接触区域的高度载流子复合损失问题。

非晶硅薄膜沉积环节价值量占比50%,是HJT电池的关键技术也是难点。非晶硅薄膜的沉积包括本征非晶硅膜和掺杂非晶硅膜的沉积。优越的表面钝化能力是获得较高电池效率的重要条件。非晶硅优异的钝化效果使硅片的少子寿命大幅度提升。该环节采用低温工艺,不仅可减少热损伤,降低电池的温度系数,同时制备出的本征非晶硅层ia-Si厚度决定了晶硅的表面负荷抑制程度,可以有效提升了开路电压和转化效率。

目前国内外光伏厂商均进行HJT扩产。各公司公告显示,全球HJT规划产能超过120GW。国外主要厂商梅耶博格、REC、VSUN分别规划产能5、4、2GW。而国内厂商,根据全国光伏统计显示,2021年底HJT已建产能达到5.57GW,2022年待建产能4.8GW。相较于规划产能,待建产能较少,主要原因为HJT生产成本相较于传统PERC电池高,然而目前的量产效率方面,HJT并未有明显优势,因此产品溢价有限,导致待建产能量少。

当前HJT最显著的缺点是成本较高。但随着设备国产化、银浆等成本的降低、以及转换效率提升带来的“增效+降本”效益,预计2022年HJT将达到与PERC相当的成本区间。HJT主要可通过以下四种方式实现降本:1)提高转换效率;2)硅片薄片化;3)浆料减量及国产化;4)设备国产化。其中浆料成本占到了HJT电池成本的25%。随着技术发展以及国内生产商增多,未来可以通过减少银浆用量和国产化来降低成本。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转换效率提高不及预期;全球光伏需求不达预期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