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票据完全嵌入企业供应链,可以更好地满足链内企业支付、融资需求,发挥畅通供应链的作用。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尤其是在帮助中小企业纾难解困方面,供应链票据较其他票据产品可以起到更好的作用。
由于供应链票据可以有效实现信用传递,由链内中小企业分享核心企业的优质信用,因此,供应链票据更容易获得金融机构的融资及优惠价格。在供应链票据融资实践中,通常贴现利率较同期贷款利率低100至150个基点,有效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
供应链票据横跨结算、融资及信用领域,是供应链金融的代表产品,应通过完善的顶层设计,推动供应链票据改进创新,不断满足企业支付与融资需求,将其塑造为服务供应链,服务中小企业的代表性产品。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因受全球经济环境不确定性增强等的影响,加大了经济运行的复杂性及严峻性,部分中小企业发展面临困境。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尤其是在帮助中小企业纾困方面,应充分发挥供应链票据优势,积极推动供应链票据快速、健康发展,为供应链上下游中小企业提供更多支付、融资便利,积极服务中小企业发展。
一、供应链票据概念、特点及应用场景
供应链票据是票据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类非常有特色的金融产品。供应链票据完全嵌入企业供应链,可以更好地满足链内企业支付、融资需求,发挥畅通供应链的作用。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尤其是在帮助中小企业纾难解困方面,供应链票据较其他票据产品可以起到更好的作用。
1.供应链票据的概念
(1)供应链平台
供应链平台由企业开发建设和运营管理,通过对接上海票据交易所(以下简称票交所)供应链票据平台,为供应链企业提供供应链票据服务。
(2)供应链票据平台
供应链票据平台依托于电子商业汇票系统,与供应链平台对接,为企业提供电子商业汇票的签发、承兑、背书、到期处理、信息服务等功能。票交所负责供应链票据平台的开发建设和运营管理。
(3)供应链票据
通过供应链票据平台签发的电子商业汇票称为供应链票据。
2.供应链票据的特点
供应链票据除具备票据的一般特点外,还具备以下特点:
(1)等分化签发。供应链票据实现了等分化签发,票据签发可以0.01元为单位拆分,大大提高了企业用票的灵活性,解决了企业持票金额与付款金额不匹配的痛点。
(2)嵌入式场景。供应链票据将票据嵌入供应链场景,企业可直接通过供应链平台完成供应链票据业务操作,推进了票据的供应链场景化使用。
(3)扩充办理渠道。企业办理电子商业汇票相关业务仅能通过商业银行、财务公司渠道办理,供应链票据提供了企业通过供应链平台接入的新型接入方式,进一步扩充了业务办理渠道。
(4)提升科技赋能。供应链票据的科技含量十足,不仅其生命周期均通过信息系统实现,而且可以线上进行等分化操作,进一步提升了金融科技服务的广度与深度,有利于金融服务提质增效。
(5)拓展与延伸功能。供应链票据依托供应链票据平台,可以聚集国内供应链上下游的各种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信用信息流等为中小企业提供票据全流程全方位服务。
3.供应链票据的作用
(1)完善企业支付与融资环境。供应链票据具备可拆分、等分化的特性,大幅提升了企业用票支付的灵活性,其丰富的接入渠道,便利了企业票据融资需求。供应链票据进一步深化了票据的支付和融资功能,最大限度盘活了企业资产,提升了企业资金的精细化管理水平。
(2)培育我国商业信用环境。我国商业信用领域发展较为缓慢,总体规模相对较小,企业向银行申请的融资大多基于担保而非基于商业信用。商业承兑汇票是集中体现商业信用的业务产品,从本质上看供应链票据属于商业承兑汇票范畴,与一般商业承兑汇票相比,供应链票据是具备多渠道、等分化的商业承兑汇票。推进供应链票据发展将在较大程度上推动商票市场发展,持续推动我国商业信用体系发展成熟。
(3)进一步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由于供应链场景下企业间的真实交易关系更具可见性,且供应链票据可以有效实现信用传递,由链内中小企业分享核心企业的优质信用,因此,供应链票据更容易获得金融机构的融资及优惠价格。在供应链票据融资实践中,通常贴现利率较同期贷款利率低100至150个基点,有效降低了企业融资成本。
(4)有利于推动票据市场高质量发展。供应链票据是票据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供应链票据,一方面,可以加快票据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市场业务及管理政策,提升票据市场整体运行效率;另一方面,可以推进票据市场创新发展,推动市场基础设施、商业银行推出更多贴合企业实际的创新产品、创新政策,推动票据市场高质量发展。
4.供应链票据的应用情况
供应链票据平台于2020年4月24日试运行。截至2021年底,共有3000多家企业登记注册,各项业务金额合计671.63亿元,供应链票据在提高企业融资可得性等方面的优势持续显现;供应链票据贴现金额和承兑金额的比值为65.96%,供应链票据单笔贴现金额在1000万元以下的笔数占比为47.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