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带火A股板块
时间:2022-08-03 00:00:00来自:21世纪经济报道字号:T  T

随着特斯拉“人形机器人”发布时点临近,机器人板块取代新能源汽车,成为资本市场上机构调研和资金关注的“C位”。

Wind数据显示,7月共有559家上市公司接受机构调研。其中,工业机械行业接待调研的公司数量最多,达到了50家,其次是电气部件与设备行业,有39家公司接受了调研,第三是基础化工、汽车行业,均有26家公司调研。

其中,工业机器人龙头埃斯顿(002747.SZ)接受调研的次数、接待机构数均位居首位,达到21次、473家。

市场行情上,近期机器人板块快速拉升,机器人概念一周上涨超5%,个股方面,鸣志电器实现5连板、中大力德6天5板、秦川机床4连板。

超百家机构齐聚机器人板块

7月,埃斯顿吸引了21次、473家机构调研,领跑A股。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埃斯顿起家于细分领域数控系统,是我国工业机器人行业龙头,其主要从事高端智能机械装备及其核心控制和功能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并为客户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系统化智能装备自动化控制解决方案。

根据最新的一份调研记录,埃斯顿2022年设定的工业机器人出货量目标为1.6万-1.8万台,具体细分行业包括光伏锂电等新能源、金属加工、汽车及汽车零部件、重工行业、3C和PCB行业以及其他行业如包装、建材家居、食品等。

其还提到,此前收购的海外公司Cloos今年订单情况较好,目前面临的主要是海外供应链的压力,在产品交付方面有一些困难。

7月早先的一份调研记录显示,埃斯顿二季度的订单逐月增加,在6月已经恢复到正常水平。尤以光伏、锂电等为主的新能源行业的需求强劲,预计下半年仍将保持快速的增长。

8月1日,就订单和业绩相关问题,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以投资者身份致电埃斯顿,相关人员表示,“公司目前处于缄默期,不方便回答问题,但目前总体订单充足,一切经营正常。”

除了埃斯顿,在被调研机构数量的排名中,进入前十的还有汇川技术(300124.SZ)。该公司合计在7月被调研2次、吸引179家机构。

在被投资者问及公司在“机器人视觉识别动态抓取”方面的技术水平及推广情况时,汇川技术8月1日在互动平台表示,该技术为成熟技术,已广泛应用。

此外,凯尔达(688255.SH)、汉宇集团(300403.SZ)、中大力德(002896.SZ)等机器人产业链公司出现在调研名单中。

凯尔达主要提供焊接机器人及工业焊接设备,其在7月接受机构调研表示,公司工业机器人的订单在6月份已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并在持续增加,但因原材料供应和产能等原因,面临一定的交付压力。

汉宇集团子公司同川科技的主要产品包括非标自动化生产线、冲压机器人、谐波减速机等。中大力德主营业务为机械传动与控制应用领域关键零部件的研发生产。

机器人板块为何在近期突然火热?

哈工智能(000584.SZ)以工业机器人、智能制造为主营业务,相关负责人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市场对于机器人的需求很大,无论是用于制造场景的工业机器人,还是用于生活场景的服务机器人,国内市场对于机器人这个大品类的需求是全面开花。‘人形机器人’也有国内企业早有布局。”

结合多家公司的调研记录来看,工业机器人行业增长动力主要来自两方面:一为制造业整体复苏,机器人自动化需求较为旺盛;二便是新能源汽车、锂电、光伏等高景气下游的扩产拉动。

从消息面来看,则是特斯拉“人形机器人”的刺激。马斯克此前将原计划8月19日举办的特斯拉AI日改为9月30日举办,届时将发布Optimus(“擎天柱”)原型机。去年马斯克就公布了人形机器人TeslaBot(Optimus)的概念。

减速器业务最“吃香”

虽然市场关注度高涨,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从概念到落地、从落地到激发市场需求,“人形机器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前述哈工智能相关负责人认为,“人形机器人大发展的前提是能够降低使用门槛、实现真正的智能化、具备真实切中消费者需求的应用价值。就人形机器人本身而言,对智能化水平、通信、执行、传感等方向的要求非常高,最终较为理想的人形机器人一定是经过多次迭代,不断打磨后的产品。”

就产业链发展而言,他向记者分析,“机器人产业链分为上游核心零部件、中游机器人本体,以及下游的系统集成和终端应用。人形机器人的发布对产业链上游的推动力更大。原因在于,其对于核心零部件的需求相较于传统机器人,需求量更大、精度灵活性要求更高。人形机器人的市场规模化,将会优先带动核心零部件走向更快更好的方向发展。”

而在这些核心零部件中,多家机构认为,由于人形机器人自由度高达3040个,远高于传统工业机器人的2-6个,与人形机器人自由度成正比的减速器、伺服系统市场空间有望打开。

凯尔达就表示,公司工业机器人的订单在6月份已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并在持续增加,另外其机器人产品已批量进入重点汽车制造厂商的生产制造领域,其中伺服焊接机器人已在广汽乘用车和奇瑞新能源汽车等多家车企得到良好应用。

减速器业务则成为机器人板块分支中的最大“赢家”,机构纷纷询问研发进度。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