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势回顾:
指数早间低开后探底回升翻红,午后创业板指继续高位盘整,沪指微涨,深强沪弱格局较为明显。截止收盘,沪指涨0.21%,深成指涨1.20%,创业板指涨2.37%。行业来看,电子(+2.07%)、汽车(+2.02%)和电新(+1.83%)领涨;地产链受房地产销售数据低于预期影响整体走弱,房地产(-1.34%)、银行(-1.01%)和建筑(-0.77%)领跌。沪深两市今日成交额9939.28亿,小幅缩量,北向资金全天净买入23.98亿元,总体上个股涨多跌少,两市超2500只个股上涨。
市场焦点:
市场还在延续震荡,但近两个交易日市场交易情绪快速修复。板块方面,汽车及汽车产业链个股再度强势,机器人概念股集体走强,相关个股涨停较多,半导体、储能、盐湖提锂、消费电子等板块表现活跃;物业管理、房地产等板块走弱,种植业、光伏、电力板块集体表现低迷。赚钱效应继续保持在中上水平,主要聚焦于新能源、汽车以及科技电子类。消息面,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推动消费继续成为经济主拉动力,除个别地区外,限购地区要增加汽车指标数量、放宽购车资格限制,打通二手车流通堵点,延续免征新能源汽车购置税政策。热点延续角度,涨停家数上升至100家左右,连板股维持高位,达23家,最高连板为襄阳轴承的7连板,叠加了汽车零部件和军工概念,得益于行业持续的高景气度,新能源和军工产业链上中下游相关企业持续发力。
我们认为,近一个月A股持续调整主要存在三方面原因:一是政治因素尤其是台海问题干扰使得国际投资者流入意愿降低,资金选择短线回避;二是稳增长基调下移,最新的政治局会议不再强调确保5.5%的GDP增速目标,转为“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力争实现最好结果”,叠加强调“坚持动态清零,出现了疫情必须立即严格防控”等,市场总体反应偏悲观;三是海外通胀高企,美联储持续加息,全球流动性偏紧,国内流动性宽松程度有限。我们认为,A股中长期看有收获结构性行情的基础,但短期来看,市场调整压力仍在,今日虽有弱反弹,但中期大概率仍处于调整阶段。
建议重点关注和布局盈利能力强、具有较优防御能力及估值修复空间的大盘价值股和行业龙头,同时,随着中报预期的逐渐明朗,持续关注高成长的新能源和军工等板块。
风险提示:全球经济衰退,美联储紧缩加码,疫情扩散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