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数据交易所已进入筹建阶段,预计今年年底前将建成。我省将按照‘省市共建、广佛协同’总体工作思路,充分利用我省数字经济优势,汇聚各方面优质资源,打造新型数据交易场所。”
数据是信息化时代重要的战略性要素资源,加强公共数据资源的开发利用,推进数据资源价值化,成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近日,第五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的数字福建分论坛上,广东省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局长杨鹏飞带来《创新数据要素市场培育模式,充分释放公共数据价值》的主题演讲。
2020年以来,广东将“建设高标准数据要素市场体系”作为全省新阶段创造型、引领型改革的一项重点任务,在全国率先启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工作。
会后,杨鹏飞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详谈广东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进展,聚焦广东在公共数据制度标准体系、建立两级数据要素市场机制,以及推动技术、组织和安全三大支撑保障体系建设等方面进行的相关探索。
杨鹏飞介绍,广东数据交易所已进入筹建阶段,将按照“省市共建、广佛协同”总体工作思路打造新型数据交易场所,采用“一所多基地多平台”体系架构建设运营,预计今年年底前将建成。同时,广东首次提出建设省级隐私计算和数据资产管理运营平台,实现“数据不出域、可用不可见”,搭建数据资产凭证闭环体系。
《21世纪》:广东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总体思路如何?
杨鹏飞:广东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总体思路可以概括为“1+2+3+X”。
“1”是坚持全省一盘棋统筹推进,完善法规政策,优化制度供给,保障市场的统一开放;“2”是构建两级数据要素市场结构,激发各类供需主体活力,促进市场有序竞争;“3”是推动数据新型基础设施、数据运营机构、数据交易场所三大枢纽建设,打通供需渠道,保障数据要素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循环畅通;“X”是推进各个领域场景数据要素赋能,释放数据生产力潜能。
《21世纪》:广东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工作,目前已有哪些探索?
杨鹏飞:目前我们开展的相关工作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构建完善的公共数据制度标准体系。在健全法规制度保障上,出台《广东省数字经济促进条例》,以省政府令印发《广东省公共数据管理办法》,为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及其配套监管提供法律依据。同时,加快制定《广东省数据条例》,作为地方性法规确保数据规范管理。在建立标准规范体系上,系统化构建起涵盖数据汇聚、数据资产化、数据市场化、数据安全和场景应用的数据要素标准体系。
二是建立两级数据要素市场机制。一方面,构建以行政机制主导的一级市场。完成省市一体化“一网共享”平台建设,实现对公共数据资源的统一管理,目前累计发布数据资源目录3.33万个,为1567个政务部门的1144个业务系统提供517.86亿次数据调用服务。通过“开放广东”平台向社会开放2.32万个公共数据集和200余个数据服务接口。同时,率先在各级政府部门试点首席数据官制度,探索完善公共数据管理组织体系。创新公共数据资产化应用,发布全国首张公共数据资产凭证,作为数据要素流通载体,支持企业使用用电数据来申请融资贷款。目前,公共数据资产凭证已在企业信贷、公共交通、环境保护税征管等场景中试点应用。我省正在加快推动公共数据资产登记与评估、“数据海关”等创新试点。其中,第一批公共数据产品已进入市场流通。
另一方面是构建以市场为主的数据交易二级市场。开展数据经纪人试点,探索设立社会性数据经纪机构,开展数据要素市场流通中介服务。目前,广东已率先推出全国首批数据经纪人名单,在广东电网、唯品会等电力、电商、金融领域龙头企业探索数据要素流通新模式。开展数据生产要素统计核算试点,已完成数据生产要素统计核算的理论研究和技术设计,为数据纳入GDP核算体系奠定基础。成立广东数据发展联盟,发挥政企桥梁纽带作用,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生态。
三是推动技术、组织和安全三大支撑保障体系建设。在统筹技术支撑体系建设上,完成“一网共享”平台省级节点和21个地市分节点布局,统筹建设省视频和感知数据共享管理平台,实现全省视频图像、感知数据资源以及证照数据汇聚。依托粤省事和粤商通APP上线个人和法人数字空间,为个人和法人数据授权使用提供更便捷的落地实施路径。在完善公共数据运营及交易机构上,加快建设省公共数据运营机构,创新公共数据开发运营模式。按照省市联建、一中心多基地的模式,建设统一的数据交易场所及配套机构建设。在建立统一的数据安全责任体系上,印发《广东省公共数据安全管理办法》《广东省公共数据脱敏规范》。同时,建立数据采集、传输、存储、处理、共享、销毁全生命周期安全技术管控体系,加强风险监测、风险自查、应急保障和攻防实战,我省已连续三年举办全省数字政府网络安全攻防演练。
《21世纪》:你提到“按照省市联建、一中心多基地的模式,建设统一的数据交易场所及配套机构建设”,能否谈谈广东数据交易所筹建的具体工作考虑和当前工作进展?
杨鹏飞:按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