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陷入技术性衰退 未来增长靠什么拉动?
时间:2022-08-02 00:00:00来自:21世纪经济报道字号:T  T

过去一周,美联储宣布利率政策、第二季度经济增长数据出炉和个人消费指数公布,非但没能让市场清楚未来货币政策取向,反而让市场对经济前景更加迷茫。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记者会上阐述了以下几个观点:

联邦基金利率处于2.25%-2.50%的中性区间(不会刺激但也不会抑制经济增长),未来货币政策向温和紧缩转变,今后加息75个基点的几率较低;未来政策重点是稳定通胀预期、遏制通货膨胀,希望通过经济增长减速和就业市场降温使通胀率回落至2%的政策目标水平;考虑到政策效应滞后,美联储需要观察多次加息对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和就业市场的影响;目前,美国经济没有发生衰退。

上周四,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公布了第二季度GDP缩水0.93%,经济负增长又一次打脸美联储官员和鲍威尔,再次证明美国央行官员对经济的把握力远不如大型商业银行行长、重点生产企业高管和知名咨询机构。GDP数据包括四大部分:个人消费、私营部门投资、净出口和政府支出与投资。今年第二季度,占美国GDP总量68.1%的个人消费增长0.7%,其中,商品消费增长下降1.08%,而服务消费增长1.78%;私营部门投资增长跌2.73%,其中非农企业库存跌1.96%;净出口增长1.43%;受财政赤字困扰,政府消费与总投资增长跌0.33%。在其它消费和投资领域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未来经济增长取决于个人商品消费增长、企业库存增加和出口贸易的持续给力。

上周五,美国经济分析局公布了个人消费价格指数(PCE,美联储所使用的通胀指标),再度警示美联储和投资者通货膨胀压力丝毫未减弱。PCE读数为6.8%,为1982年1月以来的最高值,剔除食品和能源后的核心指数为4.8%。如鲍威尔所言,普通大众更关心的是消费者价格整体指数(CPI),而非核心通胀率。尽管CPI和PCE对一篮子商品与服务赋予了不同权重,两项指标却先后达到四十多年来的最高值。同日,美国劳工部公布,第二季度就业成本指数上涨1.3%,过去12个月里上涨了5.1%,工资快速上涨说明通货膨胀压力已扩散至劳工市场。鲍威尔主席在记者招待会上反复强调,美联储会视未来两个月的经济数据决定下一步货币政策,因此目前不可能给出清晰的政策指引。事实上,美国经济指标发布公开透明,但如何解读则看投资者的专业素养、视角、立场和心态。

高通胀之下美国个人消费增长艰难

个人消费支出是美国经济增长的基石,消费疲软则意味着增长会陷入麻烦,经济衰退不再遥远。自2019年第二季度以来,除疫情最严重的2020年第一和第二季度外,2022年前两个季度的消费疲态尽显,第二季度增长仅0.7%,为2018年以来正常季度的最差值。自去年4月以来,通货膨胀持续升温,严重削弱了消费者的购买能力,第二季度个人商品消费增长跌1.08%,其中食品消费竟下降了0.65%。前不久,零售巨头沃尔玛和电商巨头亚马逊业绩拉响了红色警报,预期收入被下调,公司不得不采取措施降低库存水平。

据美国商务部人口普查局最近发布的调查结果,超过9000万家庭有一定困难或很难应付日常开销,相比一年前增加了3000万户,联邦政府的疫情补助停止对许多家庭经济造成的影响由此可见。此外,最难的是有学生贷款的几百万家庭,因为从今年9月份开始他们须按月支付该项贷款的利息和本金。按全国统计,人均每月欠款额由2020年3月的768美元增加至今年6月底的1467美元,应付账单几乎翻倍。情况较为严重的大都市区包括加州河滨、迈阿密、底特律、亚特兰大、凤凰城、洛杉矶、芝加哥、大纽约、费城都市、西雅图、波士顿等。全美超过三分之一的家庭减少或停止购买家庭基本用品,如药品或食品,以支付能源账单。美国家庭储蓄存款变化也印证了许多家庭的经济困难问题。2019年第一季度美国的私人储蓄为4.81万亿美元,在美国政府发放的各类疫情补助刺激下于2020年第二季度达到历史最高值8.03万亿美元,2021年第一季度为7.9万亿美元,但随后便一路下滑,今年第一季度余额为5.41万亿美元,略高于疫情暴发前水平。这进一步说明通货膨胀极大地消耗了个人和家庭储蓄,因此未来消费增长存在较大难度。

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和就业市场是美联储关注的焦点,然而三者之间必然存在着取舍关系。美联储希望通过加息将通货膨胀降至政策目标区间,但又不希望紧缩性货币政策导致经济衰退或失业率大幅上升,也就是说,其理想目标是引导经济实现软着陆。美联储的决策出发点是劳工市场很强劲,就业机会大于失业人数,然而宏观数据未必反映了就业市场的真实情况。据美国劳工部的家庭调查结果,最近几个月的新增就业岗位在减少,与基于企业主的调查结果截然不同。最让美联储不理解的是劳动参与率低于疫情前的水平,是失业人员的技能与招聘岗位的要求不匹配而放弃找工作?还是因为其他原因(如退休潮)?不管如何,创造高质量的就业岗位则要求企业不断提升投资规模。

美国私营企业投资放缓

私营部门投资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维持在18%左右,且波动较大,但对于促进就业和控制通胀意义重大。今年开年以来,私营部门总投资呈现大幅下降态势,其中库存变化最大。此前,企业普遍预测疫情后经济重开会产生巨大消费需求,同时供应链瓶颈促使企业加紧囤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