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规上工业利润增长1% 煤电企业扭亏"曙光初现"
时间:2022-07-28 00:00:00来自:21世纪经济报道字号:T  T

随着企业复工复产的有序推进,以及上半年稳增长政策的持续显效,下半年工业利润有望继续保持上行态势。

7月2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上半年工业利润数据。数据显示,6月份工业整体情况向好。

具体来看,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42702.2亿元,同比增长1.0%。其中,6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0.8%,由连续两个月下降转为正增长。此外,6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9%,企业营业收入增长8.6%,均连续两个月回升,较4月份的低点分别提高6.8和7.2个百分点,生产销售继续边际改善,企业效益逐步恢复。

受访专家表示,支撑6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的因素,主要是产业链、供应链的明显修复,加快了企业间的产销流动,上游大宗商品价格的回落以及终端需求的回暖,也使得上下游利润分化的情况得到改善。

但需要注意的是,部分行业仍然面临着因需求不足带来的深度亏损,既需要加强纾困政策落地减少企业经营成本,也需要企业自身进行生产供给和库存容量的调整,适应新的需求变化。随着企业复工复产的有序推进,以及上半年稳增长政策的持续显效,下半年工业利润有望继续保持上行态势。

汽车拉动工业利润增长

在经历疫情冲击之后,6月份,产业链供应链进一步恢复,工业企业效益明显改善,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0.8%,由连续两个月下降转为正增长,利润增速较上月回升7.3个百分点,呈加速恢复态势。

从行业层面看,6月份,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23个行业利润增速较上月加快或降幅收窄、由降转增;有21个行业利润同比增长,其中15个行业利润实现两位数增长。

国家统计局工业司高级统计师朱虹介绍,得益于产业链供应链持续恢复,装备制造业利润由5月份同比下降9.0%转为增长4.1%,连续两个月回升,拉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速较上月回升4.0个百分点。其中,汽车制造业因上海、吉林等汽车主产地加快复工复产,利润由下降转为大幅增长47.7%,是拉动工业企业利润回升作用最大的行业。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汽车、装备制造业利润的明显改善主要得益于行业的率先复工复产,叠加能源以及钢铁、橡胶等商品价格回落,降低了汽车生产投入成本。随着疫情影响减弱,以及近期汽车一系列稳消费政策支持,国内汽车销售也出现明显回升。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相对于国内汽车销量6月回暖,汽车出口市场的拉动仍是较强的。由于上海本地企业出口占全国出口的20%,因此上海疫情好转后,全国汽车出口形势也在6月大幅改善。6月中国汽车出口24.9万台,同比增长31%。

“从月度走势看,近几年中国汽车出口呈现季节性特征。2022年车市出口开局较强,但受疫情影响的1-4月,呈现出口量逐月环比下降的趋势,5-6月出现逆转走势,预计未来汽车出口发展仍有巨大空间,也将持续改善车企的盈利情况。”崔东树说。

此外,下游消费品制造业利润降幅在持续收窄。6月份,消费品制造业利润虽然同比下降11.7%,但降幅较上月收窄6.7个百分点。其中,纺织服装、家具、印刷、农副食品加工行业利润分别增长44.7%、20.6%、3.8%、1.9%,均由降转增。

周茂华分析,消费品制造业的改善主要是国内的终端需求出现回暖,不过目前居民消费需求修复相对缓慢,预计下游消费品利润将呈现逐月稳定回升的态势。

煤电亏损出现转好态势

原材料价格高企,上下游利润分化,自去年起就在困扰着工业经济的整体运行。上半年采矿业实现利润总额8528.2亿元,同比增长1.20倍;制造业实现利润总额31893.1亿元,下降10.4%;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实现利润总额2280.9亿元,下降18.1%。其中以煤企电企的分化关系最为明显。

7月22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的《2022年上半年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显示,由于电煤价格持续处于高位,上半年大型发电集团仍有超过一半以上的煤电企业处于亏损状态,大体测算,上半年全国煤电企业因电煤价格上涨,导致电煤采购成本同比额外增加2000亿元左右,部分企业现金流紧张。

不过与2021年的“至暗时刻”相比,煤电企业已经出现好转的苗头。近日,五大发电集团旗下上市公司陆续发布业绩预告。其中,华电国际扭亏为盈,预计上半年实现盈利14.59亿元至17.91亿元。而在2021年,华电国际则是净亏了49.7亿元,同比下降211.8%。华能国际上半年预计亏损27亿元至32.4亿元,虽然还是没能实现盈利,但这一亏损额度已大幅收窄。

周茂华表示,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盈利改善。主要受能国家在能源方面的保供稳价和纾困支持政策持续发力,5、6月煤炭价格整体稳中有降,降低了成本压力。加之国内生产活动加快恢复,夏季用电高峰,煤电终端需求明显增加,带动行业盈利改善。

自5月份《关于进一步完善煤炭市场价格形成机制的通知》正式实施后,国家发改委便开始对煤价施行区间调控,随后也在6、7月份针对哄抬煤炭价格、中长期合同不履约等问题推出一系列严厉措施。7月初,国家发改委召开会议安排部署电煤中长期合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