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江"城"长记
时间:2022-07-28 00:00:00来自:上海证券报字号:T  T

1992年7月28日,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开园,规划面积17平方公里,一纸“施工图”在阡陌农田中大刀阔斧地推开。

今天,高科技园区正在变身为面积220平方公里的科学城,一幅新的宏伟蓝图引领张江迈向新征程。

——三十年沧海桑田。张江从盛产红菱与荸荠的乡野农田,演变为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硬核主导产业集聚的科学之城。如今,张江科学城汇聚了约2.3万家企业、1800家高新技术企业、78家境内外上市公司,其中32家科创板上市公司,占上海市49%、占全国7%。张江,已成长为中国“智本”和资本双轮驱动、两翼齐飞的新高地、新引擎。

——三十年春华秋实。张江从“0到1”培育原始创新,科学城的科学特征日益明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研发机构加速集聚,全国性乃至全球性的科研硕果源源不断从这里生成。令人惊喜的是,仅2021年,来自张江的发明专利授权就超过3.5万件,平均每天有近96个发明专利。

——三十年砥砺奋进。张江实现由“园区”向“城区”蝶变,“城”的印记在加深,“城”长的每一步,都离不开国家战略引领。上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吴清说:“上海科创中心‘十四五’规划明确了未来五年的方向和任务。总体目标上,到2025年,上海将努力成为科学新发现、技术新发明、产业新方向、发展新理念的重要策源地。”作为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核心承载区,张江科学城被赋予了更大的使命和责任。

改革引领成就开拓之城

1990年4月18日,浦东开发开放的号角吹响。1992年,上海市委、市政府深入实施浦东开发开放国家战略,决定启动张江高科技园区建设,提出“建设成为科研、教学和高新技术产业集合的高科技园区”的目标。当年7月28日,张江高科技园区正式开园。

敢为天下先,这是张江给外界最鲜明的气质,也是吸引国内外各类市场主体在此落地生根的关键因素。

1994年,罗氏制药作为第一家外资企业进驻张江。时任上海市副市长、浦东新区管委会主任赵启正引申“硅谷”的概念,在签约会上正式提出在张江建设“药谷”。此后,美力敦、礼来、GSK、诺华等跨国药企纷至沓来。首家研发机构(上海新药研发中心)、首个国家级产业基地(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基地)、首个国家级研发中心[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等陆续落户……“张江药谷”逐步声名远播、享誉全球。

“张江在财税政策、人才政策、科技金融、科技成果转化与股权激励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创新和先行先试,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为企业发展和产品落地提供了有力保障,进一步增强了企业的创新活力和发展后劲。”启明创投主管合伙人胡旭波告诉记者,他先后投资并支持了数十家张江企业实现IPO,锐意进取、勇于开拓的张江精神赋予企业独特气质,这令其对张江企业格外青睐。

今年3月,启明创投将在张江培育近15年的仁度生物送上科创板。仁度生物董事长居金良说:“张江良好的创业环境与创业氛围、完善的政策扶持与政府服务、高效的产业配套与人才集聚效应,以及区位优势与发展态势,是吸引企业在这里落户的主要原因。”

“三十年来,张江不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强政策制度创新,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探索了一套符合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的制度体系。”在上海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办公室专职副主任侯劲眼中,张江已成为治理体系创新的开拓之城。

三十年间,依靠上海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张江从政策层面打造制度创新优势,从机制层面探索高效运行模式。建设全国首家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发明专利审查时间从3年缩短到3个月;建设张江跨境科创监管服务中心,物品通关时间从2至3个工作日缩短到6至10小时;推动全国首个生物医药特殊物品进境联合监管试点。承接市、区两级下放的121项审批事权,推动实现“张江事、张江办结”。张江以积极稳健的制度创新,持续推动源源不断的科技创新。

自立自强打造创新之城

“来到张江,是一个正确的选择。”回国创业伊始,美迪西创始人陈春麟就将公司落户于此,18年过去了,他对当时的抉择更加自信而笃定。

陈春麟回忆道:“2003年我回国考察,曾去过很多生物医药园区,当时的张江药谷只有3栋楼,但我们预见这里会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一是政策、二是开放、三是创新,这是我们看好张江的三大要素。”谈及对张江最深刻的印象,陈春麟毫不犹豫点赞“张江速度”。

事实上,美迪西就是“张江速度”的一个缩影。18年精耕细作,美迪西已经从一家不足10人的小公司发展为2000多人的科创板上市公司。伴随实验室从1000平方米扩展至70000平方米,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和技术专长的科研人才也如群雁汇聚。在此过程中,陈春麟对张江气质有了更深的理解:“勇于创新,善于创新,始终把创新作为发展的原动力,紧紧围绕创新不放松,心想在创新上,力使在创新上。”

而打造策源能力卓越的创新之城,也正是而立张江的重要成就之一。

侯劲表示,三十年来,张江科学城的科学特质日益明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研发机构加速集聚,“从0到1”的原始创新持续增强。目前,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正在加快建设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