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荒(600598)是我国目前规模较大、现代化水平较高的种植业上市公司和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是由北大荒农垦集团有限公司(北大荒集团)发起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在自然资源、基础设施、农机装备、农业科技、组织管理等方面,北大荒均具有显著优势,处于同行业领先水平。截至2021年,北大荒的粮食生产已经实现“十八连丰”。
一直以来,黑龙江省都是粮食大省,其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的地位持续巩固。日前,黑龙江省提出,要全力以赴抓好粮食生产,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2.18亿亩以上,产量保持在1500亿斤以上;千方百计扩种大豆,大豆种植面积增加1000万亩以上;加强黑土地保护,新建高标准农田1100万亩。
毫无疑问,北大荒在黑龙江省完成上述目标的过程中将扮演重要的角色。
近日,证券时报“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在行动”采访团来到黑龙江省,走进北大荒。证券时报副总编辑何伟就粮食安全、黑土地保护等一系列备受关注的话题,与北大荒农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兼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守聪进行了深入探讨。
粮食生产有望“十九连丰”
据了解,作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国家队”和“主力军”的北大荒,今年播种面积达1042.95万亩。在各种农作物当中,水田占比近70%,旱田作物(玉米)占比约48%,大豆占比超50%,其余为杂粮杂豆及经济作物。
“与过去历年相比,今年的粮食生产还是存在一些不同。”王守聪说,按照国家扩种大豆计划,公司区域内扩种大豆面积,比去年增加40%以上;另外,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开展了农业高端品牌专属基地建设,建设优质水稻、鲜食玉米、大豆、饲用玉米、小麦及山特产品等六大专属基地,建设面积66.1万亩,重点在稳定粮食生产能力的前提下,提高农产品品质。
5月下旬,黑龙江省的水稻即已完成插秧,意味着春耕工作圆满收官,农业生产全面转入田间管理阶段。截至目前,公司区域内降雨时空分布均匀,雨量丰沛,所有作物均实现一次播种保全苗,整体苗情长势较好,为实现“十九连丰”奠定了良好基础。
王守聪说,下一步田间管理阶段,将充分发挥北大荒农业股份组织化、规模化、机械化程度高的优势,既要全面开展病虫害统防统治,防止大面积病虫害发生;又要做好重大突发自然灾害预测预报和防控,切实提升农业防灾减灾能力;更要因地制宜补充作物所需中微量元素和叶面肥,促进作物后期生长和提质增产;提前做好农机改装和老旧农业机具更新,全面推进机收减损,确保颗粒归仓。
“农业要振兴,就要插上科技的翅膀。”北大荒秉承“科技第一”的理念,推进大数据,物联网、移动通信、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全过程的应用,实现了从“人拉肩扛”到全程机械化、从“靠经验”到“靠数据”的华丽蜕变,让几千年来“看天吃饭”的农业生产变成运用现代化科技的智慧农业,让中国饭碗装上质量更优、绿色安全的北大荒粮。
据王守聪介绍,近年来,北大荒不断加强先进实用性技术研发、集成和推广,聚焦农业领域科技前沿,每年开展各类试验示范300余项,累计申报国家发明专利4项、实用型专利50余项。
通过不断加强合作交流,北大荒积极推进与国内外高等院校及相关领域科研机构的协作,搭建信息共享与合作交流平台,建立了有效的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创新及推广机制。
“近年来,公司不断强化科技人才支撑,广泛引进农业科技领域专业性人才,并在生产实践中强化开发、培养和储备。通过科研立项、公平竞争与高效激励等办法,人力资源配置得到持续优化,营造了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当前,公司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75%以上,每年科技投入2000余万元,并逐年加大科技方面的投入。”王守聪说。
机械化率达99%以上
北大荒是黑龙江省重要农业企业,目前拥有16家农业分公司,主要生产水稻、玉米、大豆等农产品。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农业的根本出路在机械化,北大荒农机装备水平得到逐年提升,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率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截至2021年末,区域内实现农业机械总量达32.93万台(套),农业机械总动力达360.99万千瓦,农业综合机械化率达99%以上。
“北大荒的发展思路是遵照‘科技为本、金融为用、管理为纲、协同为要’的经营方略,围绕科技上项目,围绕项目抓资本,围绕资本创效益,全面构建‘农地运营+数字科技+资本运营’的新发展格局,全力打造一流高科技农地运营商、农业服务商和投融资平台,持续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助力企业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王守聪说。
在王守聪看来,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标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应在继续保持经济发展总体规模优势的同时,不断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坚持走绿色均衡发展的新型道路,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让高质量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职工群众。
“北大荒已把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与公司使命紧密结合,将其内化为公司发展和企业行为的有机组成部分,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