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夏粮新高待秋"丰"
时间:2022-07-21 00:00:00来自:21世纪经济报道字号:T  T

“夏粮小麦增产丰收成为上半年三农乃至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亮点。”

大暑将至,农事忙。

7月20日,国新办举行上半年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介绍粮食生产形势和“菜篮子”产品市场情况。

夏粮已丰收到手,当前各地正有序推进夏种夏管。农业农村部总农艺师、发展规划司司长曾衍德在发布会上介绍,今年夏粮产量创历史新高,早稻及秋粮丰收基础较好。

保障粮食产量守好“米袋子”,抓好生猪生产提稳“菜篮子”。针对近期生猪价格上涨引起市场关注,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负责人陈光华表示,这轮猪价上涨主要是恢复性、季节性上涨,叠加一些特殊因素的作用,“但生产是充足的,后期猪价不具备持续大幅上涨的动力。”

全年粮食丰收有基础

“夏粮小麦实现增产,全年粮食丰收有基础。”曾衍德说。

夏粮是全年粮食生产第一季,夏粮小麦占口粮的四成。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今年夏粮产量2947.8亿斤,比上年增产28.7亿斤,产量创历史新高。其中小麦产量2715亿斤,较去年增加25.7亿斤,优质专用品种占比38.5%、提高1.2个百分点。

在去年罕见秋汛、新冠肺炎疫情散发、农资价格上涨等多重考验之下,夏粮小麦丰收不易。“夏粮小麦增产丰收成为上半年三农乃至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亮点。”曾衍德说。

全年粮食生产分三季,夏粮、早稻、秋粮。今年夏粮小麦大规模机收从5月28日全面展开,到6月21日收获进度99.2%,全国大规模机收就已基本结束。夏粮之后是早稻,曾衍德介绍,预计早稻面积稳中有增,目前收获过六成、丰收在望。“早稻及秋粮丰收基础较好。”曾衍德说。

全年粮食大头看秋粮,秋粮占75%。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负责人刘莉华从面积和长势出发,判断今年秋粮丰收有一定基础。

面积是产量的基础。刘莉华介绍,目前除部分双季晚稻和晚秋粮作物外,秋粮面积大头已落地。初步预计,今年秋粮面积有望超过13亿亩,比上年有所增加。

刘莉华解释,秋粮面积主要增在三个方面:一是各地层层压实责任,整治撂荒地、清理“非粮化”、发展间套种,努力种足种满;二是春夏播期间气象条件总体比较有利,土壤墒情较好;三是粮食价格较好,农民种粮积极性较高。

粮食长势亦关乎产量。刘莉华表示,今年秋粮长势总体正常。秋粮的大头在东北,东北粮食占了秋粮的1/3以上,今年东北大部雨水好、墒情足,除了局部地区强降雨造成农田内涝、部分玉米受灾外,大部地区的作物长势都好于常年。南方水稻长势也总体正常,黄淮海、西北地区玉米、大豆长势不错。

目前距离秋粮收获还有两个多月时间,7-9月既是秋粮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旱涝、台风等灾害多发重发时期、病虫危害最严重时期。

为夺取秋粮丰收,确保全年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农业农村部重点做好以下三方面安排部署。

一是抓好面积的落实。关键要确保晚稻和晚秋作物应种尽种,种在适播期,特别是指导“两季不足、一季有余”的地区努力发展再生稻,能增一亩是一亩,能增一季是一季。

二是抓好秋粮田间管理。分作物、分区域制定完善秋粮田间管理技术意见,继续组织包省包片工作组和科技小分队深入生产一线,指导农民搞好秋粮的肥水管理,落实关键措施,确保安全成熟、促进单产提高。

三是抓好防灾减灾。重点做好洪涝、夏伏旱、高温热害、台风、早霜、寒露风等灾害的防范。加强草地贪夜蛾“三区四带”的布防、水稻“两迁”害虫等重大病虫害的防治。

下半年生猪供应有保障

综合农业农村部监测数据,自第12周(3月21-27日)起,全国规模以上生猪定点屠宰企业生猪平均收购价格持续上涨,连涨11周,第28周(7月11-17日)每公斤生猪价格为22.81元,较第12周上涨67.4%。6月底到7月初涨幅明显扩大,最近有所回落。

陈光华表示,总体而言,这轮猪价上涨主要是恢复性、季节性上涨,叠加一些特殊因素的作用。

具体而言,从养殖效益看,陈光华介绍,今年上半年猪价总体低迷,大部分养殖场(户)亏损,价格适当上涨有利于生猪产业持续发展。另外,玉米、豆粕等价格持续上涨,一公斤生猪养殖成本同比增加1元左右,对猪价上涨也有一定推动作用。

农业农村部监测发现,除了1月和6月养猪略有盈利之外,2-5月养猪均亏损,上半年出栏一头猪平均亏损98元,最近半月余才扭亏为盈。

猪价较快上涨还有一些特殊因素。陈光华解释,前一段时间,随着学校、工厂复课复工,社会餐饮逐步放开,猪肉消费明显增加,拉动猪价快速上涨。同时,养殖场(户)压栏和二次育肥增加,猪肉进口量减少等因素也造成了猪肉供应阶段性减少,助推猪价上涨。

猪肉价格变动影响CPI。上半年CPI同比上涨1.7%,其中食品价格下降0.4%;二季度CPI同比上涨2.3%,其中食品价格上涨2.3%。

近日在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介绍,二季度食品价格由降转涨主要受鲜果、鲜菜、鸡蛋、粮食价格涨幅扩大和猪肉价格降幅收窄影响。其中,二季度猪肉价格下降21.3%,降幅较一季度收窄20.5个百分点。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