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摘要:
此消彼长:驱动海外资金持续增配A股,加速A股国际化进程。我们在6.25中期策略《此消彼长,水到渠成》中提示“此消彼长”的中国优势。4月以来北上资金持续流入A股。我们判断:中美经济/政策周期错位,“此消彼长”中国优势将中期存在,驱动海外资金持续增配A股。
PB-ROE模型:构建A股估值的全球比较体系。我们在17.7.18的《A股估值全球化的“危”与“机”》和18.8.9的《新均衡:全球视野重构A股估值新体系》中持续强调:ROE是全球估值(PB)比较的“锚”。
“此消彼长”的中国优势,驱动A股的估值略高于全球整体。当前全球经济衰退担忧但通胀仍持续高位的“类滞胀”阶段,PB和ROE因子的组合具备相对优势,也将强化PB-ROE模型的有效性。
在新视角下,A股各板块的估值比较。(1)上游资源估值基本与国际接轨,煤炭低估,石油/有色金属高估;(2)中游材料和制造整体估值偏高,化学制品结构性低估;(3)下游消费整体估值偏高,家电、医疗保健、酒店结构性低估;(4)服务业估值基本与国际接轨,运输和电力公用事业高估,金融服务业低估;(5)TMT行业估值整体均偏高。
景气预期是PB-ROE估值体系判断的关键。基于PB-ROE模型进行的估值全球比较中,A股估值存在接轨/高估/低估3种状态,而景气预期的边际变化,是决定A股估值向上修复/向下回归/走向崩溃的关键。举例来看:(1)21年政策约束教育行业景气预期下修,估值体系走向崩溃。
(2)18年煤炭行业估值持续低位,20年以来“双碳”上修煤炭景气预期,估值体系向上修复。
景气预期上修的低估值板块:煤炭、酒店餐饮、医药、新能源链。煤炭“供需稳态”盈利能力高位韧劲;酒店餐饮受益于疫后消费逐步修复;医药行业限制性政策转向宽松;新能源链需求旺盛成本下行带动景气预期修复。“此消彼长”中国优势将继续驱动海外资金增配景气预期上修的A股(全球比较视野下的)低估值板块。
景气预期上修的高估值板块:汽车(新能源车)、食品饮料。汽车(新能源车)和食品饮料的估值高于全球水平。我们判断:“复工复产”叠加政策驱动,有望打破汽车(新能源车)估值天花板;“稳增长”地产/基建政策加码(预期)叠加疫后消费修复,也将支撑食品饮料估值持续高位。
景气预期下修板块:电子、机械、通信等。根据wind一致预期,22年技术硬件与设备、电子设备及元器件、机械、通信设备等行业的盈利预期在4月底后显著下修,在全球估值体系中,这些行业也多数被高估。
核心假设风险:疫情反复,出口低预期,经济下行超预期、通胀约束流动性、中美关系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