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证券报】
●6月CPI同比上涨2.5%PPI连续6个月回落
预计CPI全年平均水平仍控制在政策目标以内。同时,因为受去年基数影响,以及全球商品价格上涨动能减弱,PPI将继续保持连续回落态势。预计通胀对货币政策不构成较大压力。国家统计局9日发布的数据显示,6月全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2.5%,涨幅比上月扩大0.4个百分点。PPI同比上涨6.1%,涨幅比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1.0%,涨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
●打出提质增效防风险“组合拳”交易所债市加大融资支持助力稳经济
今年以来,交易所债市规则不断完善,融资品种不断推陈出新,精准服务民营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乡村振兴等领域。市场违约总体平稳,持续低于国际债券市场平均水平。权威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交易所市场发行各类债券(不含可转债)2.58万亿元。其中,民营企业累计发行公司债券794亿元、资产支持证券1234亿元。已上市的14只基础设施REITs回收资金带动新项目总投资额超过2700亿元。
●一大批抽水蓄能项目加快推进中小型电站迎发展契机
近期,各地正在积极推进一批抽水蓄能项目的建设。装机容量小于30万千瓦的中小型抽水蓄能开发研究、项目论证和工程建设也在加足马力。业内人士认为,“十四五”期间我国将重点实施“双两百工程”,开工目标2.7亿千瓦。预计这将带动近1.5万亿元的投资。随着抽蓄市场扩大和新型电力系统需求转变,中小型电站也将迎来发展机遇。
【证券时报】
●6月CPI同比涨幅扩大物价形势温和可控
国家统计局7月9日发布的数据显示,6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2.5%,涨幅较上月扩大0.4个百分点。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上涨6.1%,涨幅比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非食品价格上涨仍是助推CPI同比上行的主因。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董莉娟介绍,非食品价格上涨2.5%,涨幅比上月扩大0.4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2.01个百分点。在非食品中,汽油和柴油价格分别上涨33.4%和36.3%,飞机票价格上涨28.1%,涨幅均有扩大。交通对CPI同比拉动作用最大。
●创新品种优化制度交易所债市多措并举稳融资
作为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部分,交易所债券市场上半年保持稳定健康发展。
证券时报记者了解到,交易所市场上半年发行各类债券包含公司债券、资产支持证券、地方政府债券和政策性银行债券等,共2.58万亿元。其中,公司债券累计发行1.88万亿元,加大了对重点领域、优质企业的融资支持力度。同时,实施民营企业债券融资专项支持计划,加强REITs市场建设,加大监管协作力度,防范化解债券违约风险,还加大投资者保护力度。
●银行业改革风雨兼程信贷资管基本盘坚如磐石
“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脉,两者共生共荣。”习近平总书记对金融与经济关系的形象说法,强调了金融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作为我国金融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银行业发生了历史性转变。十年间,银行业聚焦回归本源、专注主业,重塑表内与表外的经营行为,表内资产配置回归“存贷为主”,表外则向净值化、标准化靠拢。我国银行业由此规模不断壮大,并逐步实现由大到强、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变革,在全球金融市场“抬起头”。同时,银行业“躬下身”,对实体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服务质效显著提升,为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与结构调整提供了源头活水。
【证券日报】
●一揽子措施促上半年经济稳中向好下半年重点抓好基建、制造业和消费
7月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22年6月份全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数据。其中,CPI同比上涨2.5%,同比涨幅有所扩大,环比持平;PPI同比上涨6.1%,同比涨幅继续回落,环比持平。对此,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董莉娟分析称,CPI方面,6月份,我国疫情防控总体形势向稳趋好,重要民生商品供应充足,居民消费价格运行总体平稳;PPI方面,复工复产持续推进,重点产业链供应链逐步畅通稳定,保供稳价政策效果继续显现。
●上半年交易所债市民企融资2028亿元
7月8日,小米通讯完成今年第一期科技创新短期公司债发行,发行规模10亿元。据记者了解,目前,已有小米通讯等3家民营企业发行科技创新债,实现融资16亿元,资金主要投向人工智能、高端制造等前沿领域。今年以来,证监会和沪深交易所广泛调研,多措并举改善民营企业融资环境。数据显示,上半年民企在交易所债市发行公司债融资794亿元,发行资产支持证券1234亿元,合计融资2028亿元。
●北交所排队上市企业增至136家业内期待北交所指数发布
近日,北交所公开发行申报和受理达到高峰,截至7月10日,排队公司数量增至136家。近两周(6月27日至7月10日)共有59家公司更新发行审核状态,相较于前两周(25家公司更新发行审核状态)明显提速。“随着优质上市公司数量的逐渐增加,北交所品牌效应和规模效应将逐渐形成,为北交所市场指数推出等市场改革奠定良好基础。”北京利物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