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车新势力正在面临着新一轮的洗牌。日前,多家新造车企业公布6月及上半年交付的成绩单。其中,小鹏汽车夺得6月单月销量及累计销量“双料”冠军,原本还处于第二梯队的哪吒汽车、零跑汽车大有“后来者居上”的趋势,上半年销量集体超过蔚来。
与此同时,“新新势力”也在虎视眈眈地抢占市场份额。例如,华为与小康股份赛力斯联手打造的问界M5,今年6月销量已成功突破7000辆。业内普遍认为,新品M7的推出,有望让AITO问界成为新势力中的黑马。
有人欢喜有人忧。在几家头部新造车企业集体坐稳“万辆”交付量宝座时,刚刚在港股递交IPO申请的威马却罕见“噤声”,迟迟未公布上半年交付量。追溯2022年上半年,绿驰汽车、速达汽车等新势力已被造车“后浪”们拍在沙滩上,或被吊销执照,或被挂牌拍卖。
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告诉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当前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已从早期的草莽阶段,逐渐进入市场稳定发展阶段。对于新造车企业而言,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趋势会越来越明显,整个新能源汽车市场也会遵循着“二八定律”进行演化。
“第二梯队”迎头赶上
尽管受到局部疫情反复、芯片短缺、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上涨等负面因素影响,今年上半年,国内主要的新造车企业仍然交出了超乎市场预期的答卷。
小鹏汽车6月单月交付量达1.53万辆,同比增长133%;1~6月累计销量6.9万辆,同比增长124%,喜提单月和半年累计交付量“双料”冠军。紧随其后的分别是哪吒汽车、理想汽车、蔚来和零跑汽车,6月交付量分别为1.32万辆、1.3万辆、1.3万辆和1.1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56%、68.9%、60.35%、185.7%。上半年,哪吒汽车、理想汽车、零跑汽车、蔚来分别交付了6.31万辆、6.04万辆、5.2万辆和5.08万辆,同比增长124%、199%、265%和21.1%。
值得一提的是的,原本处于造车新势力第二梯队的哪吒汽车、零跑汽车正在以迅猛的势头赶超“蔚小理”。从各家公司上半年的交付总量来看,哪吒汽车已超过理想汽车,而零跑汽车也逆势翻盘,成功赶超蔚来。
此外,由传统车企孵化的新势力例如广汽埃安、极氪、赛力斯等,也各自实现了销量突破。6月,广汽埃安销量2.41万辆,同比增长182.44%,1~6月,累计销量10.03万辆,同比增长133.88%。华为与小康股份赛力斯联手打造的问界M5,6月销量突破7000辆。据公司披露,问界M56月新增订单已突破万辆。这意味着,在产能充沛的前提下,问界月销量破万只是时间问题,大有赶超造车“前浪”之势。
中信证券分析称,造车新势力于2022年集体进入新产品周期,产品成熟度相较于初代产品有明显提升,市场有望逐渐认识到新势力企业在人才吸引、技术积累、本土需求理解和响应方面的长期优势优势,叠加下半年电动车行业高景气度,看好新势力车企下半年投资机会。
“尽管造车新势力总体的发展势头猛烈,但其内部已经出现了一定的格局演化,第一梯队的新势力在加紧巩固‘护城河’,第二梯队的新势力在努力迎头赶超,而部分弱势的新势力则面临着淘汰。”一位业内人士分析称,当前的造车新势力阵营,已出现了大洗牌的苗头。
的确,面对造车新势力内部格局的激烈变化,暂时领先的小鹏汽车已流露出了一丝丝的不安。日前,小鹏汽车董事长兼CEO何小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坦言:“造车一定是一场典型的马拉松,刚开始不要太靠前,前二前三是最舒服的,中后期再发力。”何小鹏认为,在2025年至2035年这十年,智能汽车将彻底改变人们的生活。而在2025年之前这段时间,小鹏要做的就是保持队形,成为第一梯队的主力。
第一梯队的“危机感”,不仅来自于产业总体的竞争压力,还源于造车新势力第二梯队的迎头赶超。申港证券分析称,当前的新能源汽车赛道逐渐拥挤,且强手越来越多,以产品质量和技术为核心竞争力的时代已经到来,造车新势力的竞争不再只局限于“蔚小理”之间,残酷的行业大洗牌已经开始。
盘和林告诉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目前“蔚小理”已从营销层面的竞争转向了技术层面的竞逐,三家公司正在打造技术壁垒,以拉开和竞争对手的距离。而第二梯队的新造车企业,则可以坚持“性价比”的打法,在产品设计上用巧思,体现自己的竞争优势。
新品叠出竞争更趋激烈
近期,“蔚小理”开启了新一轮的产品周期,使得造车新势力的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
6月21日,理想汽车推出了公司旗下的第二款车型——中大型SUV理想L9,新车售价45.98万元,开启预订后销售火爆。理想汽车方面向记者透露,理想L9开启预订后的72小时订单量已超过3万辆。
在不到两周的时间内,小鹏汽车也对外释放了新品信息。据小鹏汽车董事长、CEO何小鹏透露,公司的旗舰SUV产品G9将于8月启动预订,9月将正式迎来上市。在他看来,这款车将是“50万以内的最好SUV”。其实,小鹏G9这款车在去年11月的广州国际车展上就已正式亮相。何小鹏解释道,之所以没有刻意追求上市进度,主要是因为好的产品一定要“足月而生”。
江西新能源科技职业学院新能源汽车技术研究院院长张翔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