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要点
1、IT基础架构全栈式全生命周期服务商。自2005年成立以来,中亦科技始终深耕IT基础架构领域,从咨询规划到系统集成,从安装部署到运行维护,从数据分析到优化升级,通过十余年的积累和发展,公司已经成为国内领先的IT基础架构全栈式全生命周期服务商,帮助金融、电信、交通、制造、政府等数千家客户迈向数字化时代。
2、持续提升自主创新实力。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高度重视自主创新,目前已取得11项专利、95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通过了ISO系列管理体系、ITSS、CCRC、CS、CMMI等多项资质认证。公司自主开发的“亦维”产品平台,涵盖IT流程管理、配置管理数据库、自动化运维等独立模块,通过服务实践积累推动产品快速迭代,形成服务与产品相互促进的正向闭环。
3、积极拓展市场边界,打造业绩增长新引擎。2019~2021年度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8.12亿元、8.20亿元和11.83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0.66%,呈现良好的增长趋势。公司以金融业为基础,不断拓展电信、交通运输、政府等领域,形成了多领域、多区域同步发展的业务布局。募投项目的推进将继续强化全国市场拓展和服务体系建设,加大非金融领域客户开发力度。
4、IT运维服务千亿市场空间开启。随着IT架构复杂性和多样性的不断提高,第三方运维服务商在降低运维成本、提升经营效率方面优势日益明显,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根据艾瑞咨询研报,2014~2019年我国IT基础架构运维服务市场规模从1079.9亿元增长至2080.7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4.02%,发展迅速。
北京中亦安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亦科技”,股票代码:301208.SZ)是国内领先的IT架构“服务+产品”综合提供商。自2005年成立至今,中亦科技始终以“锻造凝炼IT服务,助推用户事业发展”为使命,以“服务+产品”双轮驱动为业务发展战略,致力于为客户提供IT基础架构层从架构搭建、运行维护到自动化、智能化运维的全流程服务,同时为客户提供基于IT应用架构层的运营数据分析服务。
在IT基础架构层,公司具备服务器、存储设备、网络设备、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和开源软件等多品牌、跨平台的一站式综合服务能力,保障客户IT基础架构安全、稳定、高效运行,并通过自主研发的智能运维产品,提升其IT运维标准化、自动化、智能化水平。
在IT应用架构层,公司从客户业务运营数据出发,运用图数据库和图计算技术、图谱技术、机器学习技术等,为其提供图谱分析、风控场景数据分析和精准营销场景数据分析等服务,帮助客户实现从局部到全网、从静态数据到动态智能的跨越。
凭借强大的综合服务能力、雄厚的技术及创新实力,公司深度参与了银行总行级数据中心的IT架构建设及运行维护服务,并在金融、电信、交通运输、政府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的客户资源以及大量成功案例。
在此过程中,公司收入规模、抗风险能力、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不断增强。报告期内(2019~2021年度,下同),公司分别实现营业收入8.12亿元、8.20亿元和11.83亿元,其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0.66%;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分别为7629.17万元、8096.42万元和1.16亿元,复合增长率为23.17%,均呈现良好的增长趋势。
推进多层次产品及服务
提升综合服务能力
我国信息化建设的迅猛发展,特别是近年来移动互联网、云计算、数据、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成熟和应用,其背后的数据中心正在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设备、系统数量激增,同时带来了异构化、复杂化程度不断加深等问题,数据中心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都面临着新的挑战。
基于对客户需求、行业技术发展趋势的深刻理解以及自身技术实力的不断积累,公司逐步延伸业务链条,深度参与客户IT基础架构建设及运行维护,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运维产品体系,形成了“IT基础架构+应用架构”、“服务+产品”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通过强大的综合服务能力,公司获得了客户的广泛认可并扩大了业务规模。
目前,公司形成了以IT运行维护服务为核心,涵盖原厂软硬件产品、自主智能运维产品和运营数据分析的服务和产品体系。
从收入结构来看,报告期内,公司IT运行维护服务分别实现营业收入5.14亿元、5.46亿元、5.92亿元,占总营收的比重分别为63.24%、66.58%、50.08%;公司原厂软硬件产品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78亿元、2.44亿元、5.54亿元,占到了总营收的34.19%、29.71%、46.87%。自主智能运维产品和运营数据分析服务是公司发展的新亮点,二者合计占总营收的2.58%、3.70%、3.05%。
IT运行维护服务,主要包括第三方运行维护服务和原厂运行维护服务,服务对象包括硬件及操作系统、商业软件、开源软件等。第三方运行维护服务以公司工程师为主导开展服务,原厂运行维护服务以原厂工程师为主导开展服务。随着信息行业国产化及安全自主可控的发展趋势,以及第三方运维服务商技术能力、市场认可度和客户信任度的不断提升,公司下游客户对原厂运行维护服务需求逐步降低,对第三方运行维护服务需求逐步提升,部分客户逐步将原厂运行维护服务转为第三方运行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