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性是资本市场的基础,港股市场作为一个开放的离岸市场,目前正面临着流动性下滑的局面。
从整体成交情况来看,恒指估值在今年3月中旬降至10倍以下,1~6月份累计成交额为12.9万亿港元,同比下降32%。市场整体成交疲软,意味着单一股票能获得的流动性更少。6月30日,港股市场有近745只股票零成交,日成交额10万港元以下的达到1123只,占比47%。
记者采访的多位投行人士表示,流动性不足将成为港股后市最大的掣肘。在未来一段时间,国际资金回流美元、美债仍是大势所趋,港股也将持续受累。但亦有市场人士认为,在经历今年2~3月的流动性不足之后,有相当多的指标均显示,当前港股市场的整体流动性或已触底。
缺乏流动性带来的另一直接表现则是,港股IPO数量及募资额的大幅下跌。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一共有26只新股上市,同比下滑43%。剔除以介绍方式、SPAC上市的5只股票外,合计募资金额187亿港元,同比下降91%。
美国加息,资金流出
自5月13日凌晨起,香港金管局已经入市14次,共计耗资1042.8亿港元承接市场港元沽盘。截至6月27日,香港银行体系结余跌至2333.2亿港元。而香港金管局上一次入市操作还是在2019年。
根据香港联系汇率制度的设计,港元汇率按市场供求于7.75至7.85的兑换保证范围内浮动。当港元汇率触发7.85弱方兑换保证,即港元过于疲软时,金管局就会动用更多外汇储备来买港元沽美元,从而稳定港元汇率。香港金管局今年迄今卖出的美元规模已超出2019年全年水平。
港元汇率承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全球外汇市场的整体动荡,同时也说明资金在流出港元体系,进而拖累港股。
香港金管局总裁余伟文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称,随着美国加息,市场预期港美息差会逐步扩阔,当息差扩阔至相当程度的时候,自然出现足够诱因引发市场人士进行套息交易,驱使资金逐渐从港元流向美元。
中泰国际策略分析师颜招骏向记者表示,由于香港实行联系汇率制度,息率及资金成本紧跟美国,而当前外资及本地资金仍占绝大多数,存量南下资金持股市值仅占港股市值的6%左右。因此,美联储政策对于港股市场流动性来说至关重要。
“当前美国面临严重通货膨胀,从今年3月起,美联储开启新一轮加息周期。此轮加息,不论是频率还是力度都远超市场预期,因此造成投资者对流动性的担忧以及风险偏好的提升,从而全面冲击全球资本市场,港股首当其冲。”颜招骏称。
港股流动性疲软
受资金流出影响,目前港股走势疲软,个股估值进一步下行,市场表现低迷。
截至6月30日,港股上市公司总数达2579家,创下新高。然而,在上市公司总量增加的情况下,港股总市值为37.8万亿港元,相较2021年底的42.4万亿港元,已蒸发4.6万亿港元。
数据显示,今年1~6月份,港股日均成交额为1380亿港元,同比下滑27%;累计成交额为12.9万亿港元,同比下降32%。市场整体成交活跃度的下降,说明投资人交易意愿降低,也意味着单一公司能享受到的流动性减少。
统计数据显示,港股活跃度排名前20的个股,今年累计成交额为6.03万亿港元,相比去年同期的8.58万亿港元,下滑30%。其中,交易最为活跃的腾讯控股今年上半年累计成交1.2万亿港元,同比下滑33%,股价累计跌幅19.69%;美团上半年累计成交0.75万亿港元,同比下滑26%,股价累跌13.84%;小米集团上半年累计成交1675.83亿港元,同比大幅下滑76.2%,股价累跌27.83%。
上表可以看到,缺乏流动性是导致低估值的一个重要因素。当资产流动性越好,即买卖的人足够多,市场参与者也更愿意去交易或持有该资产,因此成交活跃度的下降普遍会带来估值溢价的下降。
作为全球市值规模第四大交易所,港股市场流动性相对于A股以及美股市场较差,其成交和换手率明显低于美股和A股。
对比来看,美股市场在整体成交额及换手率明显领先于港股市场。2021年,美股市场日均成交额为约2300亿美元,远高于港股市场的215亿美元。与此同时,美股市场的年化换手率也达到109%,高于港股市场的76%。因此,从整体流动性层面上看,美股与港股市场存在较大差异。
虽然港股市场整体估值和流动性不佳,但由于内部结构分化,可以明显看到,一些头部公司依然可以获得总量有限下的不错成交和相对合理的估值。即,港股资金流向的结构性分化。
资金流向结构性分化
港股市场整体成交额下滑,导致香港创业板越发缺乏流动性。
数据显示,香港创业板1~6月份累计成交额为214.9亿港元,占比不到1%,主板成交额占整个港股市场的99%以上。
港股市场成交量主要集中于大市值公司,且换手率也随市值上升而提高。如果将全部港股按照市值分布来看,2021年至2022年上半年,港股市场80%以上的总成交额均来自于总市值排名在前10%的上市公司,资金分化明显。
一边是人声鼎沸闹市兴,一边是门前冷落鞍马稀。
统计数据显示,6月份港股累计总成交额为2.5万亿港元,活跃度排名前20只个股累计成交额1.18万亿港元,占总成交额比例为47.2%,接近总成交额的一半。这意味着剩下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