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概股回归路径突变"双重主要上市"渐成主流
时间:2022-07-04 00:00:00来自:上海证券报字号:T  T

进入2022年年中,这一轮中概股回归潮已持续近4年之久,但仍有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加快步伐,希冀早日归乡。

根据目前已披露的时间表,7月的港股市场至少迎来4家中概股回归。6月30日,财富管理服务提供商诺亚控股、知名零售企业名创优品双双开启招股,预计将于7月13日上市。在此之前,金融壹账通和涂鸦智能分别公告将于7月4日、7月5日登陆港股市场。

事实上,这一轮中概股回归潮自2018年下半年兴起,至今或仍仅是“棋至中盘”。研究其回归路径,正在发生变化——双重主要上市的方式被更多回归者选用。涂鸦智能、名创优品及金融壹账通均选择以双重主要上市方式回归。

中金公司预计,在外部环境日益复杂的背景下叠加港交所拓宽双重主要上市接纳度,未来越来越多的海外发行人将选择以双重主要上市的方式回归港股,同时现有或已申请第二上市公司可能将在港股申请主要上市地位。

双重主要上市受青睐

数据显示,截至7月3日,今年以来已有3只中概股在港交所挂牌上市,分别为蔚来、贝壳以及知乎。其中,贝壳和知乎均选择双重主要上市。

可以看到,与此前两年中概股大多以第二上市方式登陆港股不同,自去年下半年来,双重主要上市日益受到中概股的青睐。

双重主要上市,即在原有上市地继续保持上市交易地位同时,在港交所也申请主要上市,同时满足两地对上市公司的各项监管要求。第二上市,是将原交易所作为主要上市地,将部分流通股股票在未注册过的证券交易所上市,通过存托凭证在两个证券交易所之间流通相同类型的股票。

从上市流程来看,相较于第二上市可被豁免部分上市规则,双重主要上市的标准及流程与港股首次公开发行基本相同。但后者的上市地位并不会因为海外上市地位发生变化而受到影响。

从股票流通来看,双重主要上市的股票在美股与港股无法跨市场流通,股价表现相对独立。倘若后续市值、成交量条件等满足相关要求,双重主要上市公司的股票有望成为沪港通与深港通标的,便于内地投资者投资。

“中概股倾向选择双重主要上市的主要原因,应该是以更高的合规成本和时间为代价,换取被加入港股通的机会以及未来在其他市场,如A股再上市的可能性。”利得证券(香港)董事总经理王荣昆对记者表示,百济神州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其于2021年12月15日登陆A股科创板,成为首家实现A股、港股、美股三地上市的生物科技公司。

不仅是归途中的中概股,还有部分已经在港股第二上市的公司正主动转换为双重主要上市。

如再鼎医药于6月27日完成第二上市向双重主要上市的转换,同日公司被调入港股通标的。哔哩哔哩于5月底公告,自愿将港股第二上市地位转换为双重主要上市,已就建议转换向港交所提出申请,预计建议转换的生效日期为2022年10月3日。

由于第二上市升级为双重主要上市,还须经过复杂的申请和批准流程,存在相当变数。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未来双重主要上市或成为中概股回归的主要方式。

港股上市制度持续优化

目前,中概股已经成为港股市场的一大亮眼板块。这一变化离不开港交所的主动求变以及港股投融资环境持续优化。

早前,中概股回归大部分都是先从美股私有化后,再寻求A股或者港股上市。这在2013年至2016年的那波中概股回归潮中尤为明显,分众传媒、巨人网络、三生制药等公司均是这一路径。但从回归流程来看,私有化后重新上市最为繁琐,资金成本较高,花费的时间也较长。

2018年4月,港交所修订了上市规则,允许符合条件的内地企业在港二次上市,并允许同股不同权或未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等在港股主板上市,为迎接中概股做好了政策铺垫。

数据显示,自2018年港交所改革上市制度以来,截至今年7月3日,已有26家中概股以不同形式回归港股。其中4家为私有化退市后上市,包括中国飞鹤、药明康德等;7家双重主要上市,包括百济神州、理想汽车等;15家第二上市,包括阿里巴巴、京东等。

22家双重上市以及第二上市的中概股合计募集资金逾3370亿港元。当中不乏互联网、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明星公司,有的仅在美股上市了一年,就踏上了回港交所上市征途——于2020年7月底登陆美股的理想汽车,在2021年8月12日就敲开了港交所的大门,成为继小鹏汽车之后第二家登陆港股的造车新势力。

2021年11月,港交所发布了《优化海外发行人上市制度的咨询总结》,进一步放宽和降低第二上市门槛,拓宽了双重主要上市的接纳度,向更多中概股敞开怀抱。其中,对于同股不同权和VIE结构公司,可以选择直接申请双重主要上市,无须为了完全符合港交所上市规则及指引而改变该等架构。

上述《咨询总结》于2022年1月1日生效。“上市新框架将为更多中资公司回归港股提供便利。”中金公司在研报中表示,自2020年以来,中概股所面临的外部环境不确定性有所增加,部分公司已经意识到选择赴港第二上市是择优之选。但根据此前上市要求,第二上市公司如在境外摘牌后,其在港股上市地位将受到一定影响,更不用说对同股不同权和VIE等特殊架构公司。

中金公司认为,此次港交所放宽双重主要上市标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