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券商一周策略]转战大消费!A股仍在可为期,核心资产与成长股将成为下阶段胜负手
时间:2022-07-04 00:00:00来自:券商中国(微信公众号)字号:T  T

中信证券:7月行情结构将更均衡,消费、成长制造和医药三大板块轮动重估

7月,A股处于本轮行情的第二阶段,政策合力推升基本面预期预计将驱动估值修复,随着欧美加息叠加和中报业绩分化等因素扰动,预计7月行情波动加大,节奏趋缓,结构上三大板块轮动重估,建议在消费、成长制造和医药保持均衡配置。

首先,政策合力驱动国内经济逐月快速改善,6月社融数据有望超预期,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更协调,稳增长政策仍有加力空间,慢牛行情正处于估值修复期。其次,欧美加息叠加、中报业绩分化、科创板解禁高峰等因素扰动下,预计7月行情波动加大,节奏趋缓。最后,随着公募基金持续调仓,私募和FOF产品等绝对收益资金加仓,前期资金接力效应减弱,预计7月行情结构将更均衡,消费、成长制造和医药三大板块轮动重估。

中信建投证券:中报预告季开始展开,重点关注新能源、医药等行业

市场从4月底以来,处于“黄金坑”后的“甜蜜窗口期”,这个阶段的特征是基本面边际改善,宽松加码金融市场流动性持续改善,风险偏好从极端低位修复。就目前而言,基本面修复仍在持续,稳增长政策仍有发力空间,市场短期或许仍然存在向上惯性。

但展望未来,我们也需要注意,“甜蜜窗口期”往往是非常规阶段,不会长期持续,后续需要关注后续填坑回升是否趋缓以及金融市场流动性的边际变化,从结构上看,中报预告季开始展开,因为中报业绩有较强分化,市场表现也将进一步聚焦中报高增长或者超预期品种,行情从β转向α。重点关注行业:新能源、医药、化工、食品饮料等。

国泰君安证券:A股仍处在可为期,核心资产与成长股将成为下阶段胜负手

硬着陆风险下降,经济预期改善,无风险利率下降,风险偏好回升,当前关键不再是避险而是找收益、找资产。7月份增量政策有望继续出台,叠加基本面数据持续验证,经济预期上修,加之投资者对风险担忧明显回落,A股仍处在可为期。

核心资产与成长股将成为下阶段胜负手,需要开始重视与布局。当前核心资产板块经营占优趋势已经开始萌芽,2023年盈利预期增速与改善幅度均显著高于其他品种。从交易维度来看,核心资产估值经过1年半的调整已极具性价比,筹码端交易结构亦显著优化,尤其是食饮、医药等重点行业筹码松动最为明显。行业与投资主题:重视和布局核心资产与成长股。下一个阶段,两大投资主题有望继续走出超额,一类是存量经济下竞争优势扩大,并且股价已充分调整的核心资产股票,重点在疫后修复;另一类则是转型背景下新能源、数字经济、自主可控等科技新经济成长股。推荐:1)高景气成长:电动车/光伏/风电/军工/计算机信创/数字产业;2)消费医药核心资产:白酒/酒店/生猪/创新药/CXO/港股互联网龙头;3)受益成本下降和竣工周期回暖:厨电/家具/消费建材。周期中看好煤炭和地产竣工链。

海通证券:成长中期趋势向好但短期热度较高,重视消费

4月底以来公募增量资金不明显,5-6月偏股基金共发行412亿元(前4月月均发行467亿元)、ETF净赎回210亿元。本轮上涨的主要增量资金来自北上、杠杆资金,4月底以来分别增加约1000、800亿元,私募、险资仓位5月略升。4月低点是反转底,基本面好转支撑行情进二退一式抬高,成长中期趋势向好但短期热度较高,优化结构,重视消费:低估低配+数据渐改善。

中金公司:轻大盘重结构,市场可能整体仍处在反弹区间

向前看,我们认为中外政策周期继续反向特征依然明显,中国政策可能维持宽松,通胀相对温和,估值在近期修复后也不高,中国市场下半年相对海外可能维持相对韧性。但如果全球市场下半年波动加大,中国市场也或将受到一定牵连。短期来看,考虑到接下来一段时间国内增长数据逐步修复、资金面仍维持相对宽松且疫情修复预期逐步强化,市场可能整体仍处在反弹区间,后续要根据内外部政策、增长修复、疫情演绎及海外市场情况来把握节奏和结构。市场环境整体可能仍未到需要撤退防守的阶段,但要注意在反弹持续两个月、累积了部分获利压力后,波动可能会略有加大。

配置上,建议关注资金宽松与疫情修复两条主线:一方面,政策宽松逐步可能逐步转换为经济修复,政策敏感的部分低估值稳增长相关板块,包括建材、家电、龙头地产等;另一方面,疫情修复预期下可以关注线下出行与消费恢复相关的食品饮料、机场、餐饮、酒店与旅游等领域。大周期上,消费领域股票低迷了较长时间,部分领域可能也在进入中长线布局期。制造成长风格在近期连续反弹后,整体性价比在减弱,后续波动可能开始加大,根据景气程度及估值匹配度自下而上择股配置。中长期来看,聚焦中国产业升级与消费升级两条成长主线。

广发证券:“独立行情”持续,关注“复苏交易”中国优势资产的3条主线

政策暖风下“此消彼长”的中国优势驱动本周A股“独立行情”持续。当下独立行情最大驱动力源自于中国决策层致力于恢复经济活力并改善市场风险偏好,而海外股市则在“衰退预期+货币紧缩”下持续下行。6月中美PMI继续分化,美国经济增速的预期下调美债利率大幅下降,中国政策暖风下“此消彼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